|
首页  下载中心

2013年全国烟草科技工作会议材料汇编


发布部门: 烟草行业烟草工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发布时间: 2013-11-28  浏览次数: 804

目录

重要文件.......................................................................... 1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 2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意见............... 17

2013年全国烟草工作会议 对行业科技创新工作的要求................................... 24

典型经验交流...................................................................... 25

创新科技激励机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26

加大投入搭建平台增强交流注重联合 全面推进行业卷烟烟气重点实验室开放建设........... 33

认真谋划系统推进 全面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水平......................................... 41

坚持减害降焦推动品牌发展.......................................................... 47

立足自主突出核心强化掌控 努力实现云烟品牌自主调香水平再提升....................... 51

创新驱动安全为先 质量监督工作实现新跨越........................................... 60

拓展合作交流渠道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65构筑科技平台创新园区体制 推进烟叶生产技术中心又好又快发展............................ 70

坚持发挥科技龙头作用 带动技术创新要有新进步................................76

发挥条线积极性推动创新上水平...................................................... 86

片烟气调贮存技术研究及其应用...................................................... 90


    重要文件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完善知识创新体系,强化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技术研究,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和成果转化能力,抢占科技发展战略制高点。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突破重大技术瓶颈。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研发应用,加强技术集成和商业模式创新。完善科技创新评价标准、激励机制、转化机制。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把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

    (摘自胡锦涛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的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

    中发〔20126

    为加快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科技规划纲要),充分发挥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现就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科技工作。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科技事业快速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作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制定实施科技规划纲要,科技投入持续快速增长,激励创新的政策法律不断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取得一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形成一支高素质科技人才队伍,我国整体科技实力和科技竞争力明显提升,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中发挥了重要支撑引领作用。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仍在持续,科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国际科技竞争与合作不断加强,新科技革命和全球产业变革步伐加快,我国科技发展既面临重要战略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够强,科技体制机制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竞争的要求不相适应,突出表现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没有真正确立,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科技与经济结合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原创性科技成果较少,关键技术自给率较低;一些科技资源配置过度行政化,分散重复封闭低效等问题突出,科技项目及经费管理不尽合理,研发和成果转移转化效率不高;科技评价导向不够合理,科研诚信和创新文化建设薄弱,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这些问题已成为制约科技创新的重要因素,影响我国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因此,抓住机遇大幅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真正实现创新驱动发展,迫切需要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二、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主要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全面落实科技规划纲要,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重点,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着力解决制约科技创新的突出问题,充分发挥科技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中的支撑引领作用,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为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二)主要原则。一是坚持创新驱动、服务发展。把科技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放在首位,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挥科技支撑引领作用,加快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二是坚持企业主体、协同创新。突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强化产学研用紧密结合,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各类创新主体协同合作,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三是坚持政府支持、市场导向。统筹发挥政府在战略规划、政策法规、标准规范和监督指导等方面的作用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营造良好环境,激发创新活力。注重发挥新型举国体制在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的作用。四是坚持统筹协调、遵循规律。统筹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教育、人才规划纲要,发挥中央和地方两方面积极性,强化地方在区域创新中的主导地位,按照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内在要求,整体谋划、有序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五是坚持改革开放、合作共赢。改革完善科技体制机制,充分利用国际国内科技资源,提高科技发展的科学化水平和国际化程度。

    (三)主要目标。到2020年,基本建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科技发展规律的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原始创新能力明显提高,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大幅增强,关键领域科学研究实现原创性重大突破,战略性高技术领域技术研发实现跨越式发展,若干领域创新成果进入世界前列;创新环境更加优化,创新效益大幅提高,创新人才竞相涌现,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科技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大幅提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十二五”时期的主要目标:一是确立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企业研发投入明显提高,创新能力普遍增强,全社会研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2.2%,大中型工业企业平均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提高到1.5%,行业领军企业逐步实现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与国际同类先进企业相当,形成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充分发挥大型企业的技术创新骨干作用,培育若干综合竞争力居世界前列的创新型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集群。二是推进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建立适应不同类型科研活动特点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提升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在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及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发上取得重要突破。加快建设若干一流科研机构,创新能力和研究成果进入世界同类科研机构前列;加快建设一批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一批优势学科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三是完善国家创新体系,促进技术创新、知识创新、国防科技创新、区域创新、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协调发展,强化相互支撑和联动,提高整体效能,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5%左右。四是改革科技管理体制,推进科技项目和经费管理改革、科技评价和奖励制度改革,形成激励创新的正确导向,打破行业壁垒和部门分割,实现创新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五是完善人才发展机制,激发科技人员积极性创造性,加快高素质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每万名就业人员的研发人力投入达到43人年;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我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5%。六是进一步优化创新环境,加强科学道德和创新文化建设,完善保障和推进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扩大科技开放合作。

   三、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

    (四)建立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的体制机制。加快建立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中的主体作用,吸纳企业参与国家科技项目的决策,产业目标明确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由有条件的企业牵头组织实施。引导和支持企业加强技术研发能力建设,“十二五”时期国家重点建设的工程技术类研究中心和实验室,优先在具备条件的行业骨干企业布局。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要更多地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支持和服务,促进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向企业研发机构流动。支持行业骨干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学校联合组建技术研发平台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合作开展核心关键技术研发和相关基础研究,联合培养人才,共享科研成果。鼓励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的科技人员创办科技型企业,促进研发成果转化。

进一步强化和完善政策措施,引导鼓励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落实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适用范围包括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的研发活动;改进企业研发费用计核方法,合理扩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范围,加大企业研发设备加速折旧等政策的落实力度,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完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办法,落实相关优惠政策。建立健全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的经营业绩考核制度,落实和完善国有企业研发投入的考核措施,加强对不同行业研发投入和产出的分类考核。加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对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支持中央企业围绕国家重点研发任务开展技术创新和成果产业化。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创新活动。加大对中小企业、微型企业技术创新的财政和金融支持,落实好相关税收优惠政策。扩大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规模,通过贷款贴息、研发资助等方式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建立政府引导资金和社会资本共同支持初创科技型企业发展的风险投资机制,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及新兴产业创业投资计划,引导创业投资机构投资科技型中小企业。完善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和向中小企业技术转移的公共服务平台,健全服务功能和服务标准。支持企业职工的技术创新活动。

   (五)提高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加快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科研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按照科研机构分类改革的要求,明确定位,优化布局,稳定规模,提升能力,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公益类科研机构要坚持社会公益服务的方向,探索管办分离,建立适应农业、卫生、气象、海洋、环保、水利、国土资源和公共安全等领域特点的科技创新支撑机制。基础研究类科研机构要瞄准科学前沿问题和国家长远战略需求,完善有利于激发创新活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的运行机制。对从事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和社会公益研究的科研机构和学科专业,完善财政投入为主、引导社会参与的持续稳定支持机制。技术开发类科研机构要坚持企业化转制方向,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市场导向的技术创新机制。

    充分发挥国家科研机构的骨干和引领作用。建立健全现代科研院所制度,制定科研院所章程,完善治理结构,进一步落实法人自主权,探索实行由主要利益相关方代表构成的理事会制度。实行固定岗位与流动岗位相结合的用人制度,建立开放、竞争、流动的用人机制。推进实施绩效工资。对科研机构实行周期性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和确定支持方向和投入力度。引导和鼓励民办科研机构发展,在承担国家科技任务、人才引进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符合条件的民办科研机构享受税收优惠等相关政策。

充分发挥高等学校的基础和生力军作用。落实和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科专业优势,明确各类高等学校定位,突出办学特色,建立以服务需求和提升创新能力为导向的科技评价和科技服务体系。高等学校对学科专业实行动态调整,大力推动与产业需求相结合的人才培养,促进交叉学科发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发挥高等学校学科人才优势,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领域取得原创性突破。建立与产业、区域经济紧密结合的成果转化机制,鼓励支持高等学校教师转化和推广科研成果。以学科建设和协同创新为重点,提升高等学校创新能力。大力推进科技与教育相结合的改革,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科研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培育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教学团队,增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提升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率。

    (六)完善科技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升级的机制。建立科技有效支撑产业发展的机制,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部署创新链,突破技术瓶颈,掌握核心关键技术,推动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快速发展,增强市场竞争力,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8%左右,到2020年力争达到15%左右。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重点,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产业发展方向和技术路线选择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制定规划、技术标准、市场规范和产业技术政策等进行引导。加大对企业主导的新兴产业链扶持力度,支持创新型骨干企业整合创新资源。加强技术集成、工艺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大力拓展国内外市场。优化布局,防止盲目重复建设,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在事关国家安全和重大战略需求领域,进一步凝炼重点,明确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充分发挥国家重点工程、科技重大专项、科技计划、产业化项目和应用示范工程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实现电子信息、能源环保、生物医药、先进制造等领域的核心技术重大突破,促进产业加快发展。加大对中试环节的支持力度,促进从研究开发到产业化的有机衔接。

    加强技术创新,推动技术改造,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围绕品种质量、节能降耗、生态环境、安全生产等重点,完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应用推广机制,提升传统产业创新发展能力。针对行业和技术领域特点,整合资源构建共性技术研发基地,在重点产业领域建设技术创新平台。建立健全知识转移和技术扩散机制,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七)完善科技促进农业发展、民生改善和社会管理创新的机制。高度重视农业科技发展,发挥政府在农业科技投入中的主导作用,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支持力度。打破部门、区域、学科界限,推进农科教、产学研紧密结合,有效整合农业相关科技资源。面向产业需求,围绕粮食安全、种业发展、主要农产品供给、生物安全、农林生态保护等重点方向,构建适应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要求的技术体系。大力推进农村科技创业,鼓励创办农业科技企业和技术合作组织。强化基层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引导科研教育机构积极开展农技服务,培育和支持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进一步完善公益性服务、社会化服务有机结合的农业技术服务体系。

    注重发展关系民生的科学技术,加快推进涉及人口健康、食品药品安全、防灾减灾、生态环境和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的科技创新,满足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科技需求。加大投入,健全机制,促进公益性民生科技研发和应用推广;加快培育市场主体,完善支持政策,促进民生科技产业发展,使科技创新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加强文化科技创新,推进科技与文化融合,提高科技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

    加快建设社会管理领域的科技支撑体系。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等先进手段,建设网络化、广覆盖的公共服务平台。着力推进政府相关部门信息共享、互联互通。建立健全以自主知识产权为核心的互联网信息安全关键技术保障机制,促进信息网络健康发展。

    四、加强统筹部署和协同创新,提高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八)推动创新体系协调发展。统筹技术创新、知识创新、国防科技创新、区域创新和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紧密结合、协调发展机制。支持和鼓励各创新主体根据自身特色和优势,探索多种形式的协同创新模式。完善学科布局,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和均衡发展,统筹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的科学研究,超前部署对国家长远发展具有带动作用的战略先导研究、重要基础研究和交叉前沿研究。加强技术创新基地建设,发挥骨干企业和转制院所作用,提高产业关键技术研发攻关水平,促进技术成果工程化、产业化。完善军民科技融合机制,建设军民两用技术创新基地和转移平台,扩大民口科研机构和科技型企业对国防科技研发的承接范围。培育、支持和引导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向服务专业化、功能社会化、组织网络化、运行规范化方向发展,壮大专业研发设计服务企业,培育知识产权服务市场,推进检验检测机构市场化服务,完善技术交易市场体系,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业。充分发挥科技社团在推动全社会创新活动中的作用。建立全国创新调查制度,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监测评估。

    (九)完善区域创新发展机制。充分发挥地方在区域创新中的主导作用,加快建设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特色和优势,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完善激励引导政策,加大投入支持力度,优化区域内创新资源配置。加强区域科技创新公共服务能力建设,进一步完善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等创新创业载体的运行服务机制,强化创业辅导功能。加强区域间科技合作,推动创新要素向区域特色产业聚集,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加强统筹协调,分类指导,完善相关政策,鼓励创新资源密集的区域率先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支持具有特色创新资源的区域加快提高创新能力。以中央财政资金为引导,带动地方财政和社会投入,支持区域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建设。总结完善并逐步推广中关村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试点经验和相关政策。分类指导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等创新中心完善机制,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发挥好集聚辐射带动作用。

    (十)强化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建立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和企业开放科研设施的合理运行机制。整合各类科技资源,推进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科技文献、科学数据等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加快建立健全开放共享的运行服务管理模式和支持方式,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和监督奖惩办法。完善国家财政资金购置科研仪器设备的查重机制和联合评议机制,防止重复购置和闲置浪费。对财政资金资助的科技项目和科研基础设施,加快建立统一的管理数据库和统一的科技报告制度,并依法向社会开放。

    五、改革科技管理体制,促进管理科学化和资源高效利用

    (十一)加强科技宏观统筹。完善统筹协调的科技宏观决策体系,建立健全国家科技重大决策机制,完善中央与地方之间、科技相关部门之间、科技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进一步明确国家各类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的定位和支持重点,防止重复部署。加快转变政府管理职能,加强战略规划、政策法规、标准规范和监督指导等方面职责,提高公共科技服务能力,充分发挥各类创新主体的作用。完善国家科技决策咨询制度,重大科技决策要广泛听取意见,将科技咨询纳入国家重大问题的决策程序。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举国体制,完善重大战略性科技任务的组织方式,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保障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顺利实施。

    (十二)推进科技项目管理改革。建立健全科技项目决策、执行、评价相对分开、互相监督的运行机制。完善科技项目管理组织流程,按照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确定应用型重大科技任务,拓宽科技项目需求征集渠道,建立科学合理的项目形成机制和储备制度。建立健全科技项目公平竞争和信息公开公示制度,探索完善网络申报和视频评审办法,保证科技项目管理的公开公平公正。完善国家科技项目管理的法人责任制,加强实施督导、过程管理和项目验收,建立健全对科技项目和科研基础设施建设的第三方评估机制。完善科技项目评审评价机制,避免频繁考核,保证科研人员的科研时间。完善相关管理制度,避免科技项目和经费过度集中于少数科研人员。

    (十三)完善科技经费管理制度。健全竞争性经费和稳定支持经费相协调的投入机制,优化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和成果转化的经费投入结构。完善科研课题间接成本补偿机制。建立健全符合科研规律的科技项目经费管理机制和审计方式,增加项目承担单位预算调整权限,提高经费使用自主权。建立健全科研经费监督管理机制,完善科技相关部门预算和科研经费信息公开公示制度,通过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公务卡等办法,严格科技财务制度,强化对科技经费使用过程的监管,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加强对各类科技计划、专项、基金、工程等经费管理使用的综合绩效评价,健全科技项目管理问责机制,依法公开问责情况,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十四)深化科技评价和奖励制度改革。根据不同类型科技活动特点,注重科技创新质量和实际贡献,制定导向明确、激励约束并重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基础研究以同行评价为主,特别要加强国际同行评价,着重评价成果的科学价值;应用研究由用户和专家等相关第三方评价,着重评价目标完成情况、成果转化情况以及技术成果的突破性和带动性;产业化开发由市场和用户评价,着重评价对产业发展的实质贡献。建立评价专家责任制度和信息公开制度。开展科技项目标准化评价和重大成果产出导向的科技评价试点,完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监督评估制度。加强对科技项目决策、实施、成果转化的后评估。发挥科技社团在科技评价中的作用。

    改革完善国家科技奖励制度,建立公开提名、科学评议、实践检验、公信度高的科技奖励机制。提高奖励质量,减少数量,适当延长报奖成果的应用年限。重点奖励重大科技贡献和杰出科技人才,强化对青年科技人才的奖励导向。根据不同奖项的特点完善评审标准和办法,增加评审过程透明度。探索科技奖励的同行提名制。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设奖。

    六、完善人才发展机制,激发科技人员积极性创造性

    (十五)统筹各类创新人才发展和完善人才激励制度。深入实施重大人才工程和政策,培养造就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卓越工程师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改进和完善院士制度。大力引进海外优秀人才特别是顶尖人才,支持归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加强科研生产一线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培养。支持创新人才到西部地区特别是边疆民族地区工作。支持35岁以下的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主持科研项目。鼓励大学生自主创新创业。鼓励在创新实践中脱颖而出的人才成长和创业。重视工程实用人才、紧缺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

    建立以科研能力和创新成果等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标准,改变片面将论文数量、项目和经费数量、专利数量等与科研人员评价和晋升直接挂钩的做法。加快建设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健全科技人才流动机制,鼓励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和企业创新人才双向交流。探索实施科研关键岗位和重大科研项目负责人公开招聘制度。规范和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和岗位聘用制度,扩大用人单位自主权。探索有利于创新人才发挥作用的多种分配方式,完善科技人员收入分配政策,健全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和鼓励创新创造的分配激励机制。

    (十六)加强科学道德和创新文化建设。建立健全科研活动行为准则和规范,加强科研诚信和科学伦理教育,将其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科技人员职业培训体系,与理想信念、职业道德和法制教育相结合,强化科技人员的诚信意识和社会责任。发挥科研机构和学术团体的自律功能,引导科技人员加强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加强科研诚信和科学伦理的社会监督,扩大公众对科研活动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加强国家科研诚信制度建设,加快相关立法进程,建立科技项目诚信档案,完善监督机制,加大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惩处力度,切实净化学术风气。

    引导科技工作者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团结协作、无私奉献、报效祖国的精神,保障学术自由,营造宽松包容、奋发向上的学术氛围。大力宣传优秀科技工作者和团队的先进事迹。加强科学普及,发展创新文化,进一步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风尚。

    七、营造良好环境,为科技创新提供有力保障

    (十七)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落实科技规划纲要配套政策,发挥政府在科技投入中的引导作用,进一步落实和完善促进全社会研发经费逐步增长的相关政策措施,加快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实现2020年全社会研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2.5%以上的目标。

完善和落实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政策措施,实施技术转让所得税优惠政策,用好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加大对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应用推广的支持力度,研究采取以奖代补、贷款贴息、创业投资引导等多种形式,完善和落实促进新技术新产品应用的需求引导政策,支持企业承接和采用新技术、开展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工程化研究应用。完善落实科技人员成果转化的股权、期权激励和奖励等收益分配政策。

    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创新金融服务科技的方式和途径。综合运用买方信贷、卖方信贷、融资租赁等金融工具,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推广知识产权和股权质押贷款。加大多层次资本市场对科技型企业的支持力度,扩大非上市股份公司代办股份转让系统试点。培育和发展创业投资,完善创业投资退出渠道,支持地方规范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引导民间资本参与自主创新。积极开发适合科技创新的保险产品,加快培育和完善科技保险市场。

    加强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十二五”期末实现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3.3件的目标。建立国家重大关键技术领域专利态势分析和预警机制。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健全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机制。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的政策措施,加强技术标准的研究制定。

认真落实科学技术进步法及相关法律法规,推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修订工作,加大对科技创新活动和科技创新成果的法律保护力度,依法惩治侵犯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的违法犯罪行为,为科技创新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十八)加强科技开放合作。积极开展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的科技国际合作,加强内地与港澳台地区的科技交流合作。加大引进国际科技资源的力度,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鼓励我国科学家发起和组织国际科技合作计划,主动提出或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加强技术引进和合作,鼓励企业开展参股并购、联合研发、专利交叉许可等方面的国际合作,支持企业和科研机构到海外建立研发机构。加大国家科技计划开放合作力度,支持国际学术机构、跨国公司等来华设立研发机构,搭建国内外大学、科研机构联合研究平台,吸引全球优秀科技人才来华创新创业。加强民间科技交流合作。

   八、加强组织领导,稳步推进实施

    (十九)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把科技体制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发挥专家咨询作用,充分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全社会积极参与,共同做好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工作。

    (二十)明确责任,落实任务。在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建立健全工作协调机制,分解任务,明确责任,狠抓落实。各有关方面要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加强协调配合,抓好各项任务实施。加强分类指导和评价考核,定期督促检查。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按照任务分工和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具体改革方案和措施,按程序报批。有关职能部门要尽快制定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加强政策落实情况评估。

    (二十一)统筹安排,稳步推进。注重科技体制改革与其他方面改革的衔接配合,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把握好改革节奏和进度,认真研究和妥善解决改革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一些重大改革措施要做好试点工作,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加强宣传和舆论引导,大力宣传科技发展的重大成就,宣传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工作进展和先进经验,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引导社会舆论,形成支持改革的良好氛围。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意见

国办发〔20138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实施以来,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激励企业创新的政策措施逐步完善,企业研发投入的积极性不断提高,研发能力得到增强,重点产业领域取得一批创新成果,为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提供了有力支撑。但目前我国企业创新能力依然薄弱,许多领域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企业尚未真正成为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应用的主体,制约企业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仍然存在。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中发〔2012〕6号),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统筹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和政府的引导支持作用,以深入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为重要抓手,建立健全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的体制机制,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有力支撑。

(二)主要目标。到2015年,基本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培育发展一大批创新型企业,企业研发投入明显提高,大中型工业企业平均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提高到1.5%,行业领军企业达到国际同类先进企业水平,企业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实现翻一番。企业主导的产学研合作深入发展,建设一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基地,突破一批核心、关键和共性技术,形成一批技术标准,转化一批重大科技成果。企业创新环境进一步优化,形成一批资源整合、开放共享的技术创新服务平台,面向企业的科技公共服务能力大幅度提高,涌现出一大批富有活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和民办科研机构。到2020年,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的体制机制更加完善,企业创新能力大幅度提升,形成一批创新型领军企业,带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重大进展。

二、重点任务

(一)进一步完善引导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的机制。企业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不断深化自身改革,适应市场化和全球化竞争的需要,增强创新驱动发展的内在动力;要明确企业主要负责人对技术研发的责任,加强研发能力和品牌建设,建立健全技术储备制度,提高持续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各级政府要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大力培育创新型企业,充分发挥其对技术创新的示范引领作用。推进科研项目经费后补助工作,鼓励和引导企业按照国家战略和市场需求先行投入开展研发项目。建立健全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的经营业绩考核制度,落实和完善国有企业研发投入视同利润的考核措施,加强对不同行业研发投入和产出的分类考核。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产业升级与发展专项资金要加大对中央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征集和指南编制要充分听取企业专家的意见,产业化目标明确的重大科技项目由有条件的企业牵头组织实施。加强国家科技奖励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引导激励。

(二)支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引导企业围绕市场需求和长远发展,建立研发机构,健全组织技术研发、产品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大幅度提高大中型工业企业建立研发机构的比例。在明确定位和标准的基础上,引导企业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围绕产业战略需求开展基础研究。在行业骨干企业建设一批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支持企业开展技术成果工程化研究。加强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和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工作。对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以及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依据相关规定给予进口科技开发用品或科教用品的税收优惠政策。对民办科研机构等新型研发组织,在承担国家科技任务、人才引进等方面与同类公办科研机构实行一视同仁的支持政策。

(三)支持企业推进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建立健全按产业发展重大需求部署创新链的科研运行机制和政策导向,推进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模式、高端装备等的集成应用,实施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国家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等,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组织实施用户示范工程,采取政策引导、鼓励社会资本投入等方式,促进科技成果推广应用,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依托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示范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国家现代服务业产业化基地等,完善技术转移和产业化服务体系,吸引企业在区内设立研发机构,集聚高端人才,培育发展创新型产业集群。

(四)大力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国家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小企业技术改造资金等要大力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和改造升级。扩大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规模,继续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新兴产业创投计划、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建设计划和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强化火炬计划、星火计划、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对中小企业产品和技术创新的政策引导作用,引导和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创业。综合采用买(卖)方信贷、知识产权和股权质押贷款、融资租赁、科技小额贷款、公司(企业)债券、集合信托、科技保险等方式,支持科技型企业开展技术创新融资。为小型微型科技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其健康发展。

(五)以企业为主导发展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支持行业骨干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建立联合开发、优势互补、成果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用合作机制,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支持联盟按规定承担产业技术研发创新重大项目,制订技术标准,编制产业技术路线图,构建联盟技术研发、专利共享和成果转化推广的平台及机制。积极探索依托符合条件的联盟成员单位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深入开展联盟试点,加强对联盟的分类指导和监督评估。围绕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结合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通过联盟研发重大创新产品,掌握核心关键技术,构建产业链。围绕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通过联盟开展共性技术攻关,解决制约产业升级的重大制造装备、关键零部件、基础原材料、基础工艺及高端分析检测仪器设备等难题。围绕发展现代服务业,通过联盟加强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培育现代服务业新业态。

(六)依托转制院所和行业领军企业构建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基地。针对重点行业和技术领域特点和需求,在钢铁、有色金属、装备制造、建材、纺织、煤炭、电力、油气、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化工、轻工、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等产业,依托骨干转制院所、行业特色高等学校和行业领军企业,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整合相关科研资源,推动建设一批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基地,加强共性技术研发和成果推广扩散。对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基地的运行管理、技术扩散服务的绩效实行定期评价。

(七)强化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源头支持。鼓励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与企业共建研发机构,共建学科专业,实施合作项目,加强对企业技术创新的理论、基础和前沿先导技术支持。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等计划,推行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和“双导师”制,鼓励高等学校和企业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标准,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培养质量。推动科研院所、高等学校面向市场转移科技成果,有条件的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应建立专业技术转移机构和技术成果供需平台。完善落实股权、期权激励和奖励等收益分配政策,以及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收益政策和人事考核评价制度,鼓励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科技人员转化科技成果。

(八)完善面向企业的技术创新服务平台。面向行业技术创新需求,促进科技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推动形成一批专业领域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培育一批专业化、社会化、网络化的示范性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以中央财政资金为引导,带动地方财政和社会投入,支持围绕地方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的区域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建设。推动平台面向中小企业提供研发设计、检验检测、技术转移、大型共用软件、知识产权、标准、质量品牌、人才培训等服务,提高专业化服务能力和网络化协同水平。探索通过购买公共服务等方式,引导建立促进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有效运行的良好机制。加快建设技术交易市场体系、科技创业孵化网络和科技企业加速成长机制。

(九)加强企业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在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等相关重大人才工程和政策实施中,支持企业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引导和支持归国留学人员创业。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培养科技领军人才、优秀创新团队。加强对企业科研和管理骨干的培训。健全科技人才流动机制,鼓励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和企业创新人才双向流动和兼职。继续坚持企业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科技特派员等科技人员服务企业的有效方式,不断完善评价制度,构建长效机制,对于服务企业贡献突出的科技人员,采取优先晋升职务职称等奖励措施。广泛开展职工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技能大赛等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对有突出贡献的职工优先晋升技术技能等级,充分调动职工参与技术创新的积极性,提高企业职工科技素质。

(十)推动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健全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制度,深入开展全国科技资源调查,促进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建立健全科研院所、高等学校、企业的科研设施和仪器设备等科技资源向社会开放的合理运行机制。加大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型科学仪器中心、分析测试中心等向企业开放服务的力度,将资源开放共享情况作为其运行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加强对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开放服务工作的绩效评价和奖励补助,积极引导其对企业开展专题服务。加强区域性科研设备协作,提高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撑服务能力。

(十一)提升企业技术创新开放合作水平。鼓励企业通过人才引进、技术引进、合作研发、委托研发、建立联合研发中心、参股并购、专利交叉许可等方式开展国际创新合作。加强国际科技创新信息收集分析,为企业开展国际科技合作提供服务。鼓励企业到海外建立研发机构,联合科研院所承担国际科技合作项目。支持企业参加各类国际标准组织,积极参与国际技术标准制修订。鼓励和支持企业向国外申请知识产权。加大国家科技计划开放合作力度,鼓励跨国公司依法在我国设立研发机构,与我国企业、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开展合作研发,共建研发平台,联合培养人才。

(十二)完善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财税金融等政策。完善和落实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加大企业研发设备加速折旧政策的落实力度。完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办法,落实税收优惠政策。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在风险可控原则下和国家允许的业务范围内,加大政策性银行对企业转化科技成果和进出口关键技术设备的支持力度,鼓励商业银行开发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贷款模式、产品和服务,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融资支持。建立健全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机制,支持企业研发和推广应用重大创新产品。加大对符合条件的创新型企业上市融资以及已上市创新型企业再融资和市场化并购重组的支持力度,支持科技成果出资入股并确认股权。切实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依法惩治侵犯知识产权的违法犯罪行为。

三、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统筹推进。各地方、各部门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围绕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推进技术创新的力度,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科技、发展改革、财政、教育、工业和信息化、农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国资、金融、工会等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建立深入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的联合推进机制,发挥各自优势,加强协同创新,形成工作合力。各地方要结合实际,制定贯彻本意见的具体方案。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共同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工作。

(二)加强监测评估,务求取得实效。要加强分类指导,建立监测评价机制,对各项重点任务推进和各项政策措施落实的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定期总结和发布工作进展情况。逐步建立企业技术创新调查制度。对探索性强的政策任务要加强研究,通过试点积累经验,并及时总结推广。要加强宣传和舆论引导,大力宣传企业技术创新工作的重要意义、政策措施、进展成效和先进经验,营造有利于工作顺利推进的良好社会氛围。


2013年全国烟草工作会议
对行业科技创新工作的要求

技术创新要有新进步。近年来,紧紧围绕培育品牌,行业技术创新取得明显进步,品牌发展水平和竞争能力明显提高,有力支撑了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继续保持行业持续健康发展,要把技术创新作为重要战略支撑,努力取得新的进步。在产品维护上,要立足于改造提升,建立完善的原辅材料保障、工艺技术保证和市场分析反馈机制,确保产品质量稳定提高,更好地适应市场发展变化。在产品开发上,要立足于求新求变求异,积极推进品类构建,突出品牌风格特色,坚决克服一般性重复开发,切实提高新产品的冲击力、影响力。在关键技术上,要立足于创新突破,力求在减少物质添加,提高工艺技术水平;推进核心香原料自主开发,提高调香水平;加强减害降焦机理研究,培育新一代低焦技术产品;突出“特色、优质、生态、安全”,提高烟叶内在品质;明确烟机设备研发方向,提高系统集成创新能力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在创新体系建设上,要立足于转变机制,坚持“开放、合作、交流、攻关”,完善学科带头人和首席专家制度,积极开展群众性创新活动,建立内部竞争激励机制和科研项目评价体系,着力提高研发水平。

摘自国家局姜成康局长在2013年全国烟草工作会议上所作的题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努力建设更加规范、更富效率的中国烟草》的报告


典型经验交流


 

创新科技激励机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浙江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多年来,在国家局的正确领导和关心下,浙江中烟一直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建设,公司认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自于人力资源,在“以人为本”的知识经济时代,只有持续创新激励模式,不断推进激励机制,才能保证企业在经营中不断创新,并把这种创新转化为新的竞争力,在残酷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从优秀走向卓越。自2006年“三位一体”联合重组以来,浙江中烟紧扣时代脉搏和行业要求,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目标,积极探索、建立和完善科技激励机制,加大科技奖励力度,不断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在支持和引导公司广大科技人员自主创新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为激发员工创新热情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提供了激励机制,为不断推动品牌结构提质升级,为公司平稳、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引领和支撑。至今为止,公司已累计完成重要科技成果89项,其中省部级成果6项;获得授权专利181件,其中发明专利29件;获得软件著作权32件;发表科技论文187篇,其中三大检索期刊论文18篇,国际论文6篇;累计获得省部级(总公司)科技奖5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群众性创新成果1490项,小改小革成果1995项,合理化建议969条;公司累计安排科技奖励资金达2441余万元(税后),先后有10800人次获得各类科技创新奖励。能取得以上成绩,我们的做法是:

一、改变思路,健全了科技激励体系

以往的企业管理强调“制度+控制”模式,使人“更勤奋地工作”,以达到提高效益的目标。而现在特别注重强调“学习+激励”模式,不但使人勤奋工作,而且尤为注重“使人聪明地工作”。浙江中烟以学习型组织理论为指导思想,在公司科技管理工作中,以增强公司的学习和创新能力为核心,注重激发群体智慧,努力提高员工从事科技创新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浙江中烟以创新文化为先导,形成了以下科技激励思路:一是以科技工作者为重点,同时兼顾管理人员,大力号召管理创新。积极扶持中青年技术骨干,扩大影响,多出成果。鼓励老专家当好“伯乐”,更好地发挥老师傅作用,同时加强青年科技人员的培育。二是突出了立项项目、获奖成果、专利论文成果数量要求,同时兼顾等级、质量水平,而且更突出强调了成果转化应用效果和影响力。三是以精神激励为关键,以竞争激励为基础,以物质激励为保障,多重激励手段并用。四是审时度势,及时兑现激励。

二、加强了优胜劣汰的竞争激励机制建设

浙江中烟认识到,竞争环境是产生激励的有效动因,个体和团体只有在充满竞争和挑战的环境中,才能激发自身活力,克服固有的惰性。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激发科技人员的科技创新热情,使科学技术成为公司快速、健康发展的强大推动力量,公司在科技活动中引入了竞争机制。

(一)建立完善了专业技术研究开发和群众性创新相结合的科技创新机制。

技术中心组成了“分工明确、互相促进、衔接有序”的技术创新体系,是技术创新体系中最关键、最核心的部分,是公司技术创新的辐射源与技术供给中心,主要任务是面向市场,通过跟踪行业技术前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贴近客户需求,开展技术创新和转化工作;信息中心、杭州卷烟厂、宁波卷烟厂等组成公司的新技术推广、创新、应用组织体系,主要任务是面向生产,应用“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推广模式,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解决制约公司发展的生产技术瓶颈问题及生产中关键共性问题。同时为鼓励广大员工特别是青年员工积极参与创新活动,公司设立了不同层级的科技创新计划,如通过创新改进项目计划、小改小革和合理化建议项目计划可以让员工通过竞争恰当地参与各类创新活动。青年员工参与科研工作,既能激发其热情,又能为公司培养科技人才,为进一步争取更高层次的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积极创造条件。

(二)建立完善了“三审一决策”的项目筛选、成果评价机制。

浙江中烟坚持公开、公正、公平和宁缺毋滥原则,在公司年度科技计划立项、科技成果评奖的评审中,积极推进“三审一决策”,即由完成部门和成果应用部门审核、专家初评、专家委员会审议、科技委员会审定决议的多层次评审,通过全公司公示,现场答辩,公平竞争,依靠专家委员会进行技术评估,择优立项,保证符合公司需要的科技成果得到开发、转化和应用推广,尽可能使公司科技资源向能解决公司发展瓶颈,突破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的项目,向真正有学问、有经验、有能力的研究团队集中。同时公司在项目立项、经费投入、项目管理等方面加大支持,派驻项目主管,对越是搞得好的负责人、越要扶持,真正做到“扶优扶强”。

(三)初步建立了科技创新绩效评估机制。

为使竞争在公司科技活动内部真正发挥激励作用,关键要有考核,要有一整套客观、合理、适用的标准及严格执行标准的配套管理规定。因此,公司科学技术委员会审核制订了相应的评审标准,并编制了相应的申报程序和操作规范,公之于众,严格执行。

三、加强了多劳多得的物质激励机制建设

浙江中烟坚持以物质激励手段为保障的原则,本着“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思想,加大对科研人员经济激励的力度。通过各种手段和办法满足科技人员的物质需求,从而使科技人员安心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工作。

(一)建立完善科技创新奖励基金机制。

公司每年从年度工资总额中计提一部分以二次分配的方式用于科技创新奖励,并给予重点保障,专款专用。一是不断完善科学技术奖励范围和内容及运行机制。经过近5年的发展,浙江中烟科技奖励在奖项设置、奖金额度、奖励数量、评奖机制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优化和革新,基本确立了以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质量改进成果奖、科技论文和专利发明成果奖、小改小革和合理化建议成果奖、科技创新集体和个人奖等八类奖为核心的科技奖励体系。二是与时俱进,适时加大奖励力度。为积极发挥科技奖励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中的激励作用,“用小钱办大事”,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浙江中烟在严格、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行业有关科技奖励方针政策的基础上,顺应行业和时代发展,不断加大科技奖励力度,对为公司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部门、个人予以重奖。以科技进步奖励为例,如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给予配套加倍奖励,一等奖可配套奖励90万元;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的,奖励2.2万元。2012年,公司科技奖励经费高达1100多万元(税前)。

(二)健全完善并实施了科研绩效奖励。

在浙江中烟,所有从事各项科技活动的员工,在取得了一定成果,包括阶段性成果,公司都作为绩效进行考核,并奖励一定数量奖金。科研绩效除立项奖励所涉及的项目以外,还包括授权专利、科技论文发表等。

四、加强了“三自”为主旨的精神激励机制建设

近5年来,浙江中烟清醒地认识到,在公司高速发展的同时,公司员的素质也快速提升。作为活跃在科技创新一线的广大科技人员,受教育程度高,有崇高理想,具有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尤其懂得自爱、自尊、自重。而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精神激励这种“更高级的报酬”对科技人员来说更为重要,加强公司精神激励机制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科技管理工作中,公司坚持精神激励为重点的原则,将公司文化建设、浙烟精神培育与职工精神需求水平的提高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创新文化建设、表扬与批评、树立典型、晋升职称等措施,提高科技人员的科技认识水平,满足科技人员的社会尊重需要、自我发展与自我实现需要等,以长久地维持科技创新热情。

(一)加强了公司创新文化建设。

浙江中烟积极倡导管理创新,从2012年开始,专门设立了软科学研究计划,大力号召机制创新、制度创新,构建创新文化。管理创新的目的在于,为科技人员创造一种优越的环境,构建适宜于科研产出的良好氛围。通过制度建设、加强学术交流、开展科学评估等,我们规范了科技管理,制定了一系列科技激励措施,以提高科技人员的精神需求水平,真诚地关心和指导科技人员的素质提高与前途发展等问题,促使科技人员产生一种自我实现感和加倍回报感。

(二)完善了专业技术人员的考核、评聘机制。

浙江中烟在职称晋升与职位聘任中纳入科技绩效标准。公司将省部级重大项目、科技成果及专利、论文等科技创新重要指标纳入各级部门年度工作目标体系,作为评价各部门主管、科技人员工作业绩的重要依据,作为科技人才成长晋升、薪酬调整的依据,强化了对专业技术人才的考核激励、评聘,促进了各部门各级领导对创新工作的重视。

(三)树立并宣传各种创新先进典型。

浙江中烟每年评选科技先进集体、科技先进个人,鼓励在科技活动中做出了一定成绩,科研绩效优异的部门和个人;公司每年评选优秀科技评审专家,鼓励在科技活动中参加项目课题筛选、评估及创新人才培养中,充分发挥了伯乐作用的科技人员。对于这些科技典型,公司每年以红头文件形式,公开表扬,并在公司年度工作大会上由公司领导颁发证书和物质奖励。

五、健全制度,加强组织机构建设,规范科技激励工作

在科技管理工作中,各种激励手段相互补充、相辅相成,各种激励因素相互交织在一起,在现实管理活动中,随时机和场合的不同,灵活掌握与使用,会有效激发科技人员的科技积极性。

(一)加强领导作用,建立健全科技工作组织机构。

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需要,机制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为保持对国内同行的技术优势,紧跟国际先进水平,浙江中烟建立了适合行业特性和自身特点的技术创新领导机制,建立了专门以公司一把手为主任、副总经理为副主任、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的科技领导小组——科学技术委员会,负责组织科技发展规划、重大技术攻关、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工作的实施;委员会下设办公室,由技术中心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专门负责科技创新绩效考核评价、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奖励等日常工作。

(二)建立完善制度、政策、流程文件。

在近5年的管理实施中,公司坚持适度(即激励目标和给予奖励相适应)、及时兑现和灵活多变的原则,遵循“抓住关键、重在落实”的方针,灵活使用,有效实施。并且加强了科技激励制度建设,逐步完善、形成了一系列文件,主要包括一个纲领性制度、八个实施规定和1—2个相关支持性文件,进一步使科技激励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

六、科技激励效果显著,公司创新能力、效益得到明显提升

浙江中烟通过构建创新文化,实施科技奖励,加大激励力度,落实奖惩措施,有效激发了科研人员的科技创新积极性,为科研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通过广大科技人员的辛勤努力,近几年,公司科研工作成绩明显。

(一)承担省部级(行业)重大、重点科技项目能力不断提升。

近3年来,获得省部级科技计划项目数屡创新高,2012年浙江中烟主持和参加的各类省部级科技计划项目达7项,为历年之最。科技创新支撑大项目、大工程按时保质完成的能力不断增强。

(二)获得授权专利、发表的高层次科技论文数量迭创新高。

2008—2012年期间,浙江中烟累计申请专利295件,其中发明专利比例为34.91%;累计获授权专利171件,发明专利比例为16.96%;专利授权量年均增长322%以上;累计发表科技论文181篇,其中三大检索论文16篇,国际会议论文6篇。杭州卷烟厂“十一五”技改项目创造了178多项专利技术,其中发明专利42件。

(三)激发了创新活力,成果的数量、水平都有了明显提升。

从近几年来公司科技进步奖授奖项目来看,项目整体技术水平逐年提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项目比例呈逐年增加趋势。2012年,二等奖以上项目中获授权专利16件,其中有发明专利的项目比去年增加200%,同上年度相比有较大幅度增长。省部级科技奖励数增长明显,5年来共有5项成果获奖,其中2012年就有3项。这说明浙江中烟科技人员技术创新的能力和水平都有了长足进步。

(四)推动了公司产品创新,加快了产品技术升级,产品市场占有率稳步提高。

低焦油卷烟比重取得重要突破。截至2012年底,浙江中烟低焦油卷烟销量比重26.86%(2011年2.31%),盒标焦油量6毫克/支以下卷烟销量比重0.27%(2011年0.01%),利群“双低”产品占利群销量比例达到6.08%(2011年3.5%)。公司主导品牌利群商业销售收入自2008年以来以年均27%的速度增长,至2012年已达681亿元,位居行业“双十五”品牌第五位。

(五)推进了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和应用,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

围绕浙江中烟发展瓶颈而开展的研究开发促进了一批高层次、高水平成果和先进适用的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生根发芽,有的已经结出硕果。2012年获奖的《提高产品品质稳定性的模块化配方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创造利润累计达到了4.68亿元、上缴税收21.96元。《快消品供应链全程溯源与质量控制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总体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其成果应用已累计新增销售收入9.5303亿元,新增税收4.3190亿元,新增利润2.1550亿元。《造纸法薄片切丝技术开发与应用》项目设计建成国内首条再造烟叶单独切丝工艺生产线,取得了重大技术创新。《卷烟生产车间冬季供冷的节能技术研究》项目可实现二氧化碳年减排911,866kg。《制丝车间空调节能送风方式研究与实践》项目成果应用后实现节能率24.6%。《卷烟厂卷接包车间噪声控制技术研究》成果有效地改善了车间的声环境,促进生产人员身心健康,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理念。

(六)培养了一批优秀科技创新人才。

科技奖励已然成了发现、培养、凝聚人才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加强了对各类人才特别是尖子人才和青年人才的激励和肯定,促进了人才强企战略的实施。从近2年的数据来看,承担科技项目及科技奖励的获奖人员中青年人才所占比例越来越大。以2012年的全部获奖项目为例,牵头或参与研究攻关的45岁以下中青年科技人员共44人次,占到66%。2008年至今以来,累计培养高级技术职称人员12名。通过积极营造科技人才创新环境,一批优秀的科技创新人才正在成为浙江中烟科技创新工作的骨干力量。

尽管浙江中烟科技工作取得可喜的成绩,在高层次项目、高水平成果上取得了若干突破,但是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依旧不少,一是行业内竞争更趋激烈,公司科技创新能力、核心竞争力亟待加强。二是优秀拔尖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亟需加强。三是科技投入增长不明显,投入结构亟需调整。四是开放式创新机制体制尚待完善,开放式创新平台建设有待加强。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公司的可持续发展,依旧要求我们要正确把握、积极应对,以更加勤勉的态度、更加务实的作风,加倍努力、逐步解决。

5年的实践和经验表明,科技激励的导向作用是全方位的。浙江中烟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围绕行业“卷烟上水平”总路线和浙江中烟“3258”战略,充分发挥科技激励的导向作用,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引导广大科技人员把主要精力放在企业技术瓶颈,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的重点、难点问题上,努力为企业发展、品牌培育提供强有力的智力和技术支撑,使科技创新成为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催化剂和倍增器,实实在在地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和品牌的全面发展。


加大投入搭建平台增强交流注重联合
全面推进行业卷烟烟气重点实验室开放建设

 

上海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近年来,在国家局科技司的大力支持下,烟草行业卷烟烟气重点实验室以上海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依托,围绕烟草行业“卷烟上水平”基本方针和战略目标,结合集团“以烟气研究为核心”的技术思路和“一丝不苟,支支一流,一包一箱,不优不休”的质量方针,依据本实验室“建成烟草行业卷烟烟气研究与技术交流的平台;建成上海烟草集团卷烟产品开发与维护的平台”的定位,加大硬件投入、重视人才培养、加强开放力度,使得重点实验室逐步成为吸引和凝聚国内外优秀人才的基地,为行业相关领域解决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为“中华”等重点品牌卷烟产品的发展作出了切实贡献。

回顾卷烟烟气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发展道路,我们感到必须重视以下四个方面:(1)定位是根本。要针对学科发展前沿、行业主要科技领域和方向,要符合依托单位的主要任务和实际情况。明确的定位为重点实验室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确立了目标,抓住了重点。(2)机制是保障。科学的运行机制为重点实验室的发展提供了支持,加强了服务,推进了技术转化。(3)投入是基础。积极的投入为重点实验室创造了优越的硬件环境,培育了高层次的人才队伍。(4)开放是必须。“开放、流动、联合、竞争”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基本要求。开放的模式为烟气重点实验室聚集吸引了优秀科技人才,促进了学科交叉和学术交流,提高了科研资源的共享水平,加快了成果的形成和转化。越来越开放的心态,越来越开放的模式,让我们感悟最多,收获也最多。

一、开放,是重点实验室建设与发展的必然要求

行业卷烟烟气重点实验室于2004年建立,是行业首批四个重点实验室之一。经过初步的建设与发展,我们深深感到,要真正成为行业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行业组织高水平应用基础研究和共性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开展高水平学术交流、科研装备先进的重要基地,我们在人才、重点技术储备方面依然薄弱、成果转化水平依然低下。要适应日新月异的技术进步,取得不断的突破和领先,必须要转变观念,切实加强开放建设力度。

(一)开放,是现代科研的必然途径。

现代科技的发展,更强调研究的系统性,更注重跨学科跨领域的交叉,更需要跨部门、跨行业的合作。“团队化”、“复合型”、“流动型”、“虚拟化”等已成为现代科研组织变革的重要方向。

(二)开放,是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的有效方式。

人才是创新之本。人才引进是提升重点实验室高层次、高技能科技创新人才的一条捷径,在加强人才引进的同时,让现有人才在流动中提升、在交流中成长,不断学习新的技术、新的知识,成为符合时代发展的复合型创新人才,也是增强科技人才队伍的重要方法。

(三)开放,是深化基础研究、实施技术攻关的保障。

基础研究工作,是带动科技创新实现突破和飞跃的重要手段。行业的重点实验室相比其他实验室更多地承担了行业内的基础研究工作。仅依靠重点实验室自身的力量,难以实现行业的重托。需要通过开放来集聚资源、集中攻关,成为深化基础研究、实施技术攻关的重要基地。

(四)开放,是加强成果转化的重要枢纽。

成果应用是评价创新成果和实现创新成果再完善的重要手段。重点实验室的关键技术和创新成果只有在开放交流中才更有可能实现科学知识、技术知识直至实际产品的转化。

二、开放,是重点实验室全方位、多层次的积极探索

近年来,重点实验室作为行业的共同研究平台,遵循“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发展思路,不断摸索开放建设的方式和方法,推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积极吸纳外部研究资源,以开放联合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和整体实力,不断推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开放式创新。

(一)加大研究平台的建设和开放。

为了使重点实验室成为凝聚科技精英的重要基地,上海烟草集团不断加大对重点实验室的硬件投入和技术开发,并积极鼓励对外开放和平台共享。

2007年底重点实验室仪器设备原值为6500万元,至2010年底,上升到9575万元。对进口仪器设备,实验室进行了消化、吸收、改造,自主开发了数台专用设备,形成了一批独有、先进的测试技术。通过引进和改造,使重点实验室拥有了较齐全的样品处理手段和完备的理化检测条件。近几年,重点实验室进一步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在现有的有机实验室、液相实验室、气相实验室以及制备实验室基础上,增设农残实验室、重金属实验室。为便于访问学者、开放课题研究人员的课题研究,专设配备齐全的开放实验室,新增设备23项,共计1700万。近年来,重点实验室接待的行业内研究人员、行业外访问学者、开放课题研究人员超过30人次/年。

今后,重点实验室将依托浦东科技园区的建设,实现更大跨越,提供更为开放、优越的实验条件。

(二)积极拓展技术交流渠道。

依据“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原则,重点实验室积极开展国内外科技合作和交流,参与国际国内烟草科技合作计划等。

“走出去”:1.鼓励多学科交叉融合。秉着科研成果为产品服务的理念,上海烟草集团鼓励科技人员聚焦品牌、瞄准应用,加强科研成果梳理,加速学科之间交叉融合,卷烟产品的开发和维护能力得到不断提升。

2.参与国际性烟草科研活动。积极参加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承办国际会议和国际研讨会,卷烟烟气重点实验室在国际烟草科研舞台日渐活跃。每年都有不少学术论文投向国际核心期刊、CORESTA和TSRC,特别是近年来,在国际一流刊物发表的论文数量和质量有大幅度提升。此外,项目合作研究也有新突破,先后有5名中青年科技骨干参与了“生物标记物”等3个CORESTA研究工作组。近几年,重点实验室还承办和举办了CORESTA特种分析物分学组、多维色谱技术在烟草行业中的应用等国内、国际会议,为行业科技交流做出一定的贡献。

“引进来”:我们以开放的心态、共赢的理念,秉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思想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近两年来,我们和加拿大Labstat、英国菲尔创纳、法国摩迪、BAT等国际著名实验室、烟用材料供应商及跨国烟草公司频繁交流,每年达到10余次。

(三)发挥学术委员会的纽带作用。

学术委员会是重点实验室的学术指导机构,为了全方位地发挥学术委员会的纽带作用,卷烟烟气重点实验室组建了覆盖多研究领域的学术委员会、定期召开学术委员会的工作会议、积极组织学术委员会专家的学术讲座,使学术委员会的作用落到实处,有效指导重点实验室工作的开展。

1.组建专业领域广泛的学术委员会。

按照《烟草行业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卷烟烟气重点实验室成立了学术委员会,制定了《学术委员会章程》。目前,学术委员会专家共有20人,其中外聘专家占75%,分别来自9家高校和研究院所,专业领域覆盖了化学分析、材料研究、有机合成、香精香料、数理统计、环境科学、烟草工艺等多方面。多领域专家的学术委员会有力指导了重点实验室的研究工作。

2.定期召开学术委员会的工作会议。

卷烟烟气重点实验室坚持每年召开1—2次学术委员会会议,审议实验室主任的年度工作报告、实验室科研方向、科研计划和开放课题等重大事项。学术委员会的意见和建议对重点实验室把握正确的研究方向、聚焦重要的研究工作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3.积极组织学术委员会专家的学术讲座。

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专家的学术特长,组织专家进行多次学术讲座和交流。其中举办的《多维色谱技术在烟草行业中的应用交流》会议,进行了4场专题讲座,吸引了行业内50多位研究人员前来交流,反响热烈。

(四)定期发布开放课题指南,资助开放研究课题。

为鼓励行业外科技人员开展卷烟烟气研究,提高科研资源的共享水平,重点实验室在2009年探索建立开放课题管理制度,将开放课题纳入集团科技项目计划,并对开放研究课题进行一定资助,开放研究课题激励成功,宽容失败。

开放研究课题的资助领域广泛,形式多种多样。烟草和烟气分析测试新技术、卷烟提质改性技术、吸烟与健康研究,都在资助领域范围内;课题的确立分为两种形式:(1)在指南确定的范围内,申请者自拟课题;(2)在指南中明确提出研究题目,申请者拟定研究方案。两种方式的结合,既给课题申请者较大的自由度,又兼顾企业的某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开放研究课题的发布采取定点通知和公开发布两种形式。重点实验室通过积极联系各大高校的科研管理部门,与他们就有关开放课题的申请方式、成果归属等方面进行了协商,达成一致的意见,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每年给战略合作单位寄送开放课题申请指南,同时在集团公司网站上进行公开发布。

开放研究课题的资助对象更倾向于青年学者。许多青年学者特别是海外留学归国学者大都是科研单位的中青年研究骨干,有充足的精力去从事研究工作,科研事业尚处在起步阶段,特别需要科研基金的资助。我们的资助金额虽然不大(20—50万/项),但是对不少青年学者来说,却是他们从事科研工作的第一笔基金资助,为他们的科研事业提供了良好的开端。

开放研究课题的管理严格规范。开放课题的申请遵循个人申请、学术委员会评定、依托单位管理部门批准的程序,评审结果一旦确定,及时反馈给各申请者和申请单位,同时在集团公司网站上进行公示。开放课题的开题和结题均采取组织学术委员会会议评审的方式,课题研究过程中实行每半年一次的中期检查,并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开放研究课题实行全方位保障的措施。课题一旦确定,课题负责人即成为重点实验室的访问学者,重点实验室为他们提供必要的研究保障;课题研究过程中,根据需要,还为课题负责人配备相应的辅助人员,以更好地推进开放研究课题的顺利完成。

设立“开放课题”后,重点实验室受到各高校、科研院所的关注越来越多,影响力日益增强。2009年至今,共收到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同济大学等科研院所的143份申请资料,经过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的严格筛选,已资助了50多项开放研究课题。

开放课题的设立,聚集吸引了优秀科技人才,促进了学科交叉和学术交流,提高了科研资源的共享水平,加快了成果的形成。

(五)建立联合实验室。

本着“优势互补”的原则,重点实验室建立了卷烟烟气生物毒理联合实验室。依托中国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的毒理评价平台,结合烟气重点实验室的化学分析优势而建立的卷烟烟气生物毒理联合实验室,实现了烟气生物毒理评价技术与国际大公司全面接轨,为行业减害技术研发和安全性评价提供了生物毒理评价手段。

(六)扩大博士后研究队伍。

重点实验室非常重视高端人才的作用。依托上海烟草集团的博士后工作站,在清华、复旦、同济、华东理工等有关高校的支持下,博士后承担了大量前瞻性、基础性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研究与开发,取得了满意的成果,成为重点实验室不可或缺的生力军。目前,博士后工作站的运行良好,课题明确,制度规范,人员稳定。已有12位博士顺利出站,现有10位博士在站工作。

三、开放,为重点实验室建设带来的良好成效

(一)树立了烟草行业严格规范的良好形象。

通过多角度的开放,让行业外的学者体会到烟草行业管理严格规范,项目评审过程透明公开,项目研究过程严肃认真。不少学者认为,烟草行业“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不仅是口号,更是切实的行动。

(二)培育了一批高素质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开放培育,重点实验室高层次、高技能科技创新人才的比例不断提升,年轻科研人员的成长历程有所加快。重点实验室已形成专家为指导,多名学术带头人为核心,众多中青年科研工作者为骨干的老中青搭配的学术梯队。在自身队伍结构不断优化的同时,重点实验室不断地向产品开发、原料研究和车间生产管理等岗位输出优秀人才,复合型人才的优势逐步显现,实验室作为人才培养基地的角色也逐步显示出来。

(三)为行业科技进步做出了一定贡献。

近年来,重点实验室通过开放研究,集聚资源、集中攻关,在烟气测试技术研究、烟气质量稳定性研究、烟气成分的分离鉴定技术研究、烟气成分形成机理与影响因素研究、烟叶和卷烟风格特征研究等方面开展了深入探索,在燃烧温度、香气成分剖析等基础应用技术上都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为卷烟产品的开发和维护提供了技术和理论支撑;在“卷烟减害技术”、“卷烟增香保润”、“特色优质烟叶”、“添加剂安全性评价”等行业重大专项中,发挥了烟草和烟气化学方面的研究潜力,成为行业重大专项研究的重要力量,为行业科技进步做出了一定贡献。

(四)加强了科研成果转化的应用力度。

通过开放交流,我们加强了研究成果的梳理、优化和完善,将“中式卷烟风格特征剖析”、“中华卷烟主料烟叶烟气关键香味成分剖析”、“卷烟滤嘴吸附剂评价模型研究”等课题的成果,应用到产品开发和维护中,提高了卷烟技术含量,带动了实验室研究水平的整体提升。

四、开放,将给重点实验室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以企业为依托单位的行业重点实验室,我们对开放建设的经验主要归结为两条——“行业政策扶持是前提,依托单位管理是保障”,总结为16个字就是“加大投入、搭建平台、增强交流、注重联合”。

面对未来,重点实验室的创建目标是“国内一流、国际先进”,我们感到这个目标看似不高,但还很遥远。与“国内一流、国际先进”实验室相比,我们仍存在较大的不足,主要表现在:(1)人才队伍不够充实,尤其是国际型人才的引进和培养还很不够,管理队伍也有待加强;(2)基础设施先进但不够完善,还缺乏大型公共服务平台,吸引力和服务能力还不足;(3)研发理念还不够清晰,对于是否资助开展吸烟与疾病等敏感性研究还存在困惑,与具有医疗卫生、质检背景单位的合作举棋未定;(4)国际性的合作还有待加强。

以上不足所折射出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我们理论水平有限,视野不够宽广,把握能力不足。但是,我们加强“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决心十分坚定。

经过深入的思考和系统的规划,未来,我们已经规划建设集研发、技术转化应用、产品培育功能于一体的“聚焦品牌、国际一流”的浦东科技创新园区。依托浦东科技创新园区的建设,卷烟烟气重点实验室确定了以下的发展思路:把卷烟烟气重点实验室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实验室,增强人才交流培育力度,加大创新投入、优化创新环境,构建高效率无边界的技术创新平台,使卷烟烟气重点实验室真正成为一流的技术研发,品牌维护、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

(一)增强人才交流培育力度。

重点实验室要更加集聚优秀的技术人才,打造一流的创新型团队,培育国际型的专家人才。要面向国内外公开招聘高素质、专家型的人才,并提供先进的配套和保障措施。要鼓励更多的青年技术人才,走出国门、参与国际项目合作。要发掘有创新能力、有发展潜力的技术人才,着力重点培养,充实后备力量,构建完整的人才梯队。同时要培养一批优秀的管理队伍,增强重点实验室开放过程中的管理,使重点实验室的运行更加先进、规范。

(二)加大创新投入、优化创新环境。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完善的硬件设施是良好创新能力的前提和保证。今后我们将在重点实验室现有的硬件设施基础上,继续加大投入,使重点实验室具备“筑巢引凤”的功能,以优良的硬件设施和创新文化环境吸引国内外高精尖人才,组建高素质的技术创新队伍,提升高层次的技术创新能力。

(三)构建高效率无边界的技术创新平台。

今后,重点实验室仍将在开放中,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扩大研究层次、拓宽合作对象。进一步以学术委员会为纽带,以开放式课题为载体,以博士后工作站为补充,以联合实验室为外延,实现优质资源的综合利用和优秀人才的开放流通;实施全球性人才引进计划和课题招标计划,运用国际一流资源,做大创新平台,做实技术保障,做精品牌内涵,做强竞争实力。

“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重点实验室是我们的理想,体现了我们的信心和追求。我们相信,在国家局的指导和行业内外各单位的支持下,只要我们坚定信念,与时俱进,以更广的视野、更开放的心态和大家一起携起手来,积极进取、求实创新,我们一定可以超越梦想,成就辉煌,为实现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作出新贡献。

 


 

认真谋划 系统推进
全面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水平

 

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

 

随着“卷烟上水平”战略任务的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对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作用将更加突显。近年来,在国家局的正确领导下,云南省局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强化科技成果创造,狠抓科技成果转化,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自2009年以来,全系统共获得各类科技成果158项,其中省部级奖励20项;获得授权专利190件,其中发明专利60件。四年获得的科技成果和授权专利数量分别是2009年以前总量的3倍和10倍。如何让这些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一直以来都是云南省局科技创新工作的关注重点和努力方向。杨局长在云南省局调研时曾指出“科技工作要重在应用,注重实效”。为此,我们把成果转化作为全系统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摆在突出位置,围绕成果“有没有转化价值、在哪里转化、怎么转化、转化后达到什么效果”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探索建立了以“坚持三维推动,突出三个注重,做到三个结合”为主要内容的“333”成果转化模式,有效突破了农业科技成果研发时间长、验证难度大、推广困难多、成效显现慢等瓶颈和难题,有力地推动了全系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为云南省烟草公司系统的持续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现将主要做法和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坚持“三维推动”,提高成果转化效率

行之有效的转化方式、全面系统的技术培训和规范严格的管理考核是推动成果转化的基础和保障。为切实提高成果转化效率,近年来,云南省局积极创新成果转化方式,不断探寻成果转化途径,切实加快成果转化步伐,建立了“项目运作、培训保障、目标考核”三维并重的成果转化运作方式,有力地推动了成果顺利转化。

(一)坚持项目运作,推动资源配套。

成果要实现转化,必须有高效的运作方式、规范的管理措施和配套的资源要素作保障。在成果转化中,我们坚持“需求优先、价值优先、效益优先”的原则,借鉴项目管理经验,按照州(市)公司申请、专家推荐、科技委员会评审的程序,科学论证成果成熟性和创新性,严格筛选,层层把关,确定成果转化顺序和类别,确保所选成果可用、能用、适用;对确定转化的成果,以项目合同形式明确任务目标、技术路线、转化区域和配套经费,并根据合同要求开展中期检查评估、执行情况考核、应用成效评价和转化成果验收,切实做到了组织实施有规划,工作推进有目标,人员培训有载体,经费配套有渠道,技术落实有考核,有力保障了成果快速转化。

(二)坚持培训保障,推动技术落实。

成果转化能否成功,关键在于技术落实是否到位。我们很多成果之所以转化失败、效果不明显,最根本的原因不是成果不好,而是由于技术要点没有掌握、技术传递不准确造成的。为切实提高成果转化效率,保证技术执行不变形、技术落实不走样,我们强化技术培训,狠抓技能提升。一是完善培训网络。以省局科技管理部门为主导、州(市)公司技术中心为主体、县级公司技术推广站为纽带、站(点)科技主管为依托,构建了上联省、市烟草科研部门,下联县、乡、村,纵横贯通、系统配套的基层技术推广培训网络。依托该网络建立逐级培训制度,严格按省、市、县、乡四级和首席专家、技术骨干、推广人员、烟农四层进行分级分层培训,做到一级抓一级,逐层抓落实。烟蚜茧蜂防治烟蚜生物技术就按照省、市、县、乡逐级进行的方式开展了全面系统的培训,并取得很好的效果,累计开展培训729次,培训人员3260余人次。二是创新培训方式。以现场技术培训为主,辅以集中培训和重点环节培训相结合。依托建立的4个科技示范园和各级技术推广示范点,开展面对面、手把手的技术培训,做到现场讲、现场看、现场做,为各级推广人员和烟农提供了可看、可学、可选的平台及全程培训服务。三是明确培训内容。以落实技术方案为主,辅以理论培训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相结合,系统培训技术重点和技术要点,确保技术操作更加规范,技术应用更加准确。四是注重培训效果。强化培训质量,严格培训考核,做到理论考试与实作考评并重,确保技术人员清楚技术原理,掌握技术要领,保证技术落实到户、到人、到田。

(三)坚持严格考核,推动责任落实。

目标考核是成果转化取得实效的重要保障。为确保成果转化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取得实效,我们建立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目标管理考核机制,制定考核办法,明确考核内容,把经费开支、培训情况、工作进度和转化效果等作为成果转化的重点考核内容,纳入各级经营管理责任制和科技创新能力考核。在坚持技术负责人全面抓,各参与单位重点抓,各单位主持人具体抓,执行人全力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基础上,重视并加强对成果转化全过程的监管。在转化推广的每个阶段、每个环节,及时组织专家和科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和示范户进行系统全面的指导,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解决,切实做到成果转化督导到位、考核到位,确保成果转化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二、突出“三个注重”,提高成果转化效果

针对性、效益性、持续性是成果转化成功的基础、转化推进的动力和转化追求的目标。科技成果转化要取得实效,必须做到三者并重,有机衔接。

(一)注重成果转化针对性。

针对性是影响成果转化成败的重要因素。针对性强,则成果转化方向准、目标明、路径对。为切实做到既把握现实需求,又关注未来趋势,既突破重点难点,又解决实际问题,在成果转化过程中,我们认真分析需求类型,精心筛选转化成果,分类制定转化方案,强化成果转化与生产需求的匹配、成果应用与发展要求的吻合,保证成果转化的针对性,提高成果转化水平。在烟叶生产中,我们高度关注烟叶质量安全性和环境保护,有针对性地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近年来,由于化学农药使用的不合理,引发害虫抗药性增强,导致化学农药使用量不断增加,给烟叶质量安全带来了较大隐患。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以及联合国环境问题专家研究发现:“每使用1美元的化学农药,将要花费5-10美元来消除由此带来的影响。”针对这一严峻的现实和烟叶质量安全性倍受关注的问题,我们从防治手段、技术创新等方面入手,在实施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的基础上,全面推行以烟蚜茧蜂防治烟蚜为代表的生物防治技术,构建了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生物防治为重点、物理防治为辅助、化学防治为补充”的烟草病虫害综合防治体系,有效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降低了农药残留,实现了烟叶安全生产、优质发展。针对烟叶烘烤使用燃煤成本高、排放污染大以及部分烟区缺乏煤炭资源的问题,我们积极探寻烟叶烘烤能源替代新途径,充分发挥云南高原光照充足的优势,开展太阳能烤房的推广;充分利用丰富的烤烟等农作物秸秆,开展生物质能源替代燃煤烘烤技术的应用,有效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降低了烘烤成本,实现了清洁烘烤和环境保护。针对工业企业对清香型烟叶的需求,在大力开展彰显清香型风格特征云烟系列品种选育的基础上,结合不同工业企业的个性需求,分别在不同烟区开展云烟87、云烟97和云烟99的推广种植,有效满足了工业企业品牌发展的需求。

(二)注重成果转化效益性。

成果转化必须充分考虑投入产出和实际效果。转化带来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是烟农、政府和社会各界评判成果好坏、优劣的标准和依据。在成果转化中,我们注重效益最大化,切实做到技术措施最优、经费效益最好,以转化出效益,以效益促转化。近来年,通过集成组装并推广应用以烟蚜茧蜂防治烟蚜为代表的生物综合防治技术,不仅降低了防治成本(亩均防治成本由40.2元降至19.6元),而且改善了烟区生态环境;通过推广应用黄砂、紫岩、火山岩等育苗基质替代技术,育苗成本大幅降低,每亩节约基质成本10元左右。一系列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筹兼顾、同步提升,充分调动了烟农接收转化、政府支持转化、社会参与转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注重成果转化持续性。

持续性是判断成果是否具有生命力的重要依据。一项成果在转化应用中,必须围绕生产发展需求,结合技术进步要求,不断改进、完善、提升,才能保证成果应用范围不断扩大,转化效果不断提高,取得效益不断显现。在成果转化过程中,我们特别注重技术创新的持续性。建立了成果转化跟踪制度,科研人员全程跟踪跟进,针对转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暴露的缺陷、遇到的困难,及时分析原因,研究对策,制定措施,保证成果持续优化,技术持续创新,效果持续显现。特别注重成果转化的持续性。在成果转化面积达到一定数量、转化成效达到一定水平、接受程度达到一定比例时,逐步推进向常规生产技术转变。2009年以来,通过对成果的不断凝练和优化,使技术化繁为简、由难到易,逐步实现了烟蚜茧蜂防治烟蚜技术、土壤保育技术、密集型烤房烘烤技术等一批成果由示范、推广,向易学、易懂、易掌握的常规技术转变,受到了烟农的普遍欢迎和接受。

三、做到“三个结合”,提高成果转化水平

为有效提高成果转化水平,实现成果转化最优化,在转化过程中,我们根据成果属性、类别、成熟情况和实用性,准确界定推广范围,明确推广实施主体,创新推广方式方法,分类分步推进实施。

(一)做到单项推广与整合推广相结合。

对技术路线成熟、关键技术配套的科技成果项目,实行单项推广;对技术路线衔接性好、关键技术互补的成果项目,优化组合后进行全面推广实施,如在保山高黎贡山推广实施的绿色生态新烟草生产技术就是对GAP管理、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土壤保育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等进行了集成组装。

(二)做到定向推广与全面推广相结合。

对技术要求区域性强、个性需求明显的科技成果实行定向推广,由州(市)公司组织实施,如楚雄州推广应用的砂培育苗基质替代技术,保山市推广应用的火山岩育苗基质替代技术,普洱市推广应用的紫岩育苗基质替代技术等;对技术要求适应性好、通用性强,能够显著提升全省生产管理水平的成果,由省局统一组织,在全系统各烟区全面推广实施,如土壤保育技术则在全省各烟区全面推广。

(三)做到自主推广与联合推广相结合。

对只能在烟草系统产生效益的科技成果,由烟草企业自主推广实施;对既能在烟草系统产生效益,又能促进大农业生产水平提升的项目,由烟草与行业外其他单位联合推广,如曲靖市公司联合林业局和农业局开展了废弃烟叶资源化再利用技术。

近年来,通过一系列措施的有效落实,云南省局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全系统成果转化率从2009年的60%提高到2012年的86%,年均提高近9个百分点,远远高于全国农业类成果转化率。专利实施率从2009年的70%提高到2012年的88%,三年提高了18个百分点。组织编制的1项国家标准、23项行业标准、15项地方标准和15套烟叶生产综合标准已发布实施,标准宣贯率达到了100%,稳步提升了云南烟叶标准化生产水平。尤其是重大科技成果的转化,成效更加突显,水平持续提升。烟蚜茧蜂防治烟蚜技术自2010年推广实施以来,推广面积不断扩大,进展迅速,从2010年的192万亩增加到2012年的666万亩,两年增加了3.5倍,累计推广面积达1308万亩,节约防治成本2.56亿元。利用包衣丸化技术生产的烟草种子每年为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4个东南亚国家提供烤烟生产用种,供种面积占全国烤烟种植面积的75%以上。

近年来,虽然云南省局在成果转化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们深知,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还需要我们不断总结、不断创新、不断探索。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好本次会议精神,按照“坚持方向、突出重点、持续创新、支撑发展”的指导方针,开拓进取,奋力创新,全面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水平,为推进云南省烟草公司系统持续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坚持减害降焦推动品牌发展

 

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近几年来,我们按照国家局培育和发展低焦低害卷烟的要求和部署,确立了黄鹤楼淡雅香品类低焦低害发展战略,大力开展减害降焦技术创新,在开发培育“双低”卷烟方面作了一些探索,初步走出了一条“低焦高档”的黄鹤楼品牌发展之路。

一、思想引领,系统布局

坚持把减害降焦工作作为企业新一轮发展的难得机遇,分析把握卷烟市场发展的变化和趋势,从思想上引导干部员工加深对减害降焦工作紧迫性的认识,按照见识要早、起步要快的思路开展减害降焦工作,形成了以技术中心为主体,相关部门通力协作,全员整体联动的减害降焦工作氛围。

围绕做好一支烟,我们坚持以减害降焦为主线,按照“稳步降焦、重在减害”的原则,整合内外部力量从烟叶、香料、嘴棒、再造烟叶、工艺、市场等多维度出发,成立各专业技术研究小组,针对卷烟产品各要素存在的技术瓶颈开展联合攻关,构建了减害降焦技术创新平台,并依托黄鹤楼科技园,铺就技术成果快速转化通道,使减害降焦技术成果用得上、转化快、效果好。

在实施减害降焦工作中,力求做到“两个着眼”、“两个统一”:一是着眼提升卷烟“轻松感、舒适感、满足感”的品质要求,坚持将减害降焦工作与黄鹤楼品牌“低焦低害、高香舒喉”的淡雅香品类特征结合起来,实现焦油相对低一点、危害相对少一点、喉部舒适性相对好一点的产品特点,努力做到香气饱满和低焦低害的和谐统一;二是着眼满足市场消费者对健康越来越关注的趋势性需求,坚持将减害降焦工作与黄鹤楼品牌的安全、人本等要素结合起来,在产品设计环节注重对低害烟叶、天然植物香料、环保型材料等技术的应用,努力做到品牌形象和低焦低害的和谐统一。

二、全力创新,综合降焦

卷烟减害降焦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提升品质,又要减害降焦,仅依靠单一、零散的技术手段很难实现。因此,我们紧紧围绕关键技术领域进行重点攻关,系统构建了“减增结合”(即减害降焦,增强“三感”)的综合技术体系。回顾前段的工作,我们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了一些探索:

(一)培育特色优质烟叶。

特色优质烟叶是卷烟减害降焦的源头。我们在环神农架区域开辟核心原料基地,采用绿肥翻压养田、无污染灌溉等绿色技术,培育出原生态、低害的“金神农”品牌烟叶和“清江源”低害富硒烟叶。在云、贵、川和中南等烟叶产区选择生态优良的区域,应用特色品种,生产生态、特色、优质的原料。针对特殊生态条件下烤烟品种的适应性和适用性,开展低害优质烟叶品种选育、栽培和调制技术研究,建立了黄鹤楼原生态烟叶质量标准体系,提高原料安全性。

(二)研发天然植物香料。

植物香料能丰富卷烟香味,有效解决因降焦带来的烟气变淡、香气不丰富等问题。同时,植物香料中的活性成分能显著改善喉部舒适性,降低卷烟危害性。为此,我们在神农架、鄂西建立了天然香料植物种植基地,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香料植物资源。开展天然植物香料的提取、分离、纯化和香精调配等关键技术研究,形成了黄鹤楼独特的核心料、特征香。利用分子包裹成形技术,将淡雅香核心香料成分制备成颗粒,内嵌在滤嘴丝束中形成内嵌式留香嘴棒,避免天然香精香料参与卷烟燃烧过程,最大程度地保持了天然香精香料的本香特征,形成了黄鹤楼低焦低害卷烟独有的增香保润技术。目前已成功应用天然本草单体香料100余种、调配天然复合香精60余种,实现了黄鹤楼品牌100%、红金龙品牌50%以上的香精香料自主调配。

(三)研制独特功能材料。

功能材料是卷烟减害降焦的关键技术。通过改变烟气截流路径,研制出内外结构不同的纵向多圆嘴棒,有效降低了卷烟烟气焦油和一氧化碳释放量。在开发选择性减害降焦材料方面,研制出网络介孔、中空聚香等多元复合嘴棒,在降焦同时起到选择性降低有害成分释放量的作用。通过建立三纸一棒综合减害降焦技术平台,结合叶组配方技术,系统集成,保证了卷烟的吸食品质。

(四)开发新型再造烟叶。

再造烟叶已成为卷烟减害降焦的重要原料。采用烟梗柔性制浆、木浆纤维绒毛制浆等工艺,改善再造烟叶微观结构,增加再造烟叶的比表面积与填充性能,提高疏松性能,有效降低了焦油释放量。应用选择性萃取技术处理再造烟叶原料,去除和降解易产生焦油和有害成分的物质,实现再造烟叶化学成分的调控,研究开发出新型再造烟叶,其焦油释放量比普通再造烟叶降低12.6%。应用对烟气具有选择性吸附、脱附、燃烧调节和特殊催化作用的新型材料,开发出低害再造烟叶新产品,其巴豆醛释放量比普通再造烟叶降低26.3%。

(五)打造特色制丝工艺。

特色制丝工艺是实现卷烟减害降焦与保障产品质量和谐统一的有效手段。通过应用分组加工工艺技术,对部分叶组进行膨化和针对性加香加料处理,有效去除杂气,降低焦油。采用两段式烘丝、多级柔性风选和木桶贮丝等特色工艺,在实现减害降焦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留烟丝原有香气成分,醇和烟气、有效增香。

(六)降低七种有害成分。

在稳步降焦的同时,针对卷烟主流烟气7种有害成分释放量指标,在有害成分形成机理、影响因素、释放规律、降低技术等方面开展减害关键技术研究。初步查明烟草中的主要大分子化合物、多酚类化合物、糖类化合物和主要有机酸是苯酚的潜在前体化合物,并完成了量效关系研究,为从源头控制苯酚释放量提供了理论支撑。开展了烟叶原料、叶组配方、加工工艺、卷烟材料等对7种成分释放量的影响规律研究,为采用常规技术手段开发低有害成分释放量卷烟奠定了技术基础。强化减害功能型材料技术研究,开发的氢键功能基多孔材料、天然颗粒材料和特殊纤维线材料、金属修饰复合材料,可选择性降低有害成分。

通过以上减害降焦综合技术的应用,有效推进了品牌减害降焦,实现了一、二类卷烟产品焦油量和烟气有害成分释放量的逐步降低,同时产品品质也稳步得到提升。

三、面向市场,持续推进

减害降焦工作最终需要消费者的认可和市场检验,做好“双低”卷烟市场的培育是关键。一是加强“双低”卷烟市场研究,从消费观念、习惯和认知等方面加以引导,让消费者逐步从片面追求满足感向注重低焦低害方面转变。二是实施“低焦高档”战略,把握高层次消费群体对健康更加关注的消费心理,开发出1mg梯杷、5mg紫金、6mg感恩、8mg漫天游等系列“低焦高档”产品,强化黄鹤楼“低焦高档”的品牌形象。三是提炼低焦低害卷烟技术特点,形成易于传播、记忆和认知的信息符号,宣传健康消费理念。四是注重工商协同,做好销售预测和市场引导工作,并运用控点、控量、控时的“三控”措施,保证低焦低害产品市场销量稳步增长。

从2003年10毫克黄鹤楼“软珍品”成功上市至今已历时十年,我们始终坚持面向市场,积极探索,开拓创新,持续推进减害降焦,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黄鹤楼品牌的发展注入了活力。2012年,湖北中烟卷烟焦油加权平均值为10.1mg/支,低于全国的10.9mg/支,卷烟危害性指数加权平均值为8.6,低于全国的8.7。黄鹤楼低焦油卷烟(盒标焦油不高于8mg/支)产量为82.1万箱,占全国低焦油卷烟产量653.8万箱的12.6%。黄鹤楼6mg/支卷烟(盒标焦油不高于6mg/支)产量为7.14万箱,占全国6mg/支卷烟产量27.1万箱的26.2%。黄鹤楼“低焦高档”卷烟(盒标焦油不高于8mg/支且价类不低于二类)产量为82.07万箱,占全国“低焦高档”卷烟产量159.9万箱的51.3%。湖北中烟低有害成分释放量卷烟(卷烟危害性指数不高于8)产量为94.4万箱,其中黄鹤楼低有害成分释放量卷烟产量69.83万箱,占全国低有害成分释放量卷烟产量986.5万箱的7.1%。黄鹤楼品牌在减害降焦工作中的各项指标均位居行业重点品牌前列。

我们在低焦低害卷烟开发培育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距离国家局的要求和卷烟市场的需求还有较大差距。我们将在现阶段减害降焦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双低”技术攻关力度,进一步做细做实“双低”产品,力争尽快将黄鹤楼、红金龙培育成低焦低害卷烟的代表品牌,为行业“卷烟上水平”作出新的贡献。


 

立足自主 突出核心 强化掌控
努力实现云烟品牌自主调香水平再提升

 

红云红河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卷烟调香技术是构建中式卷烟的核心技术,对于塑造产品风格、提高卷烟香气质量和改善抽吸品质具有关键作用,是实现卷烟上水平的重要支撑。长期以来,国家局高度重视卷烟调香的发展,进行了统筹规划和政策引导,从整体上促进了自主调香水平的快速提升,在战略层面上推动了行业“以我为主,由我掌控”的调香技术主体地位稳步实现。各企业单位更加深刻认识到卷烟调香的战略性地位,牢固树立了掌握卷烟调香发展主动权的意识,并全面加强了卷烟调香技术研究力度,核心技术的掌控能力显著增强,在实现卷烟自主调香的探索实践中各具特色,各有千秋,整体表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满足行业及品牌发展需求,需要实现自主调香

(一)行业的带动和引领,加速自主调香进程。

随着卷烟消费结构及市场的多元化需求,“香”与“味”的双重提升是现代卷烟产品风格发展变化的主流,在行业推进大品牌发展的过程中,卷烟风格特征的塑造成为品牌实现特色区隔和价值传递的核心要素,行业减害降焦工作的有序推进,低焦油卷烟的迅猛发展对卷烟调香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卷烟调香在品牌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出突出,香料来源有限制,调配技术水平低,功能作用不明确,检测手段不完善等共性问题急需解决,红云红河集团也或多或少的存在相应的不足。

国家局高瞻远瞩,从2004年到2012年连续出台了一系列举措,大力推进卷烟调香工作。其中2004年设立战略性课题,2005年出台卷烟调香工程方案,2006年将卷烟调香列为行业中长期科技发展的8个重点研究领域之一,并出台卷烟调香人才培养方案,2008年成立了全国卷烟调香技术委员会,2009年启动卷烟增香保润重大专项,2010年在“卷烟上水平”总体规划中进一步指明了卷烟调香要实现自主掌控的发展方向,系统启动了卷烟调香的技术、人才、品控三个方面的全面建设工作,立足长远,集中力量,突出重点,为云烟品牌有方向、有步骤的开展卷烟自主调香工作起到了带动、引领和促进作用。

(二)云烟品牌持续发展,需要自主调香支撑。

从技术层面,随着云烟品牌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云烟清甜香品类构建工作开展以来,集团确立了以清甜香品类构建为中心的云烟产品研发体系,对云烟清甜香风格特征的固化与彰显成为技术上必须突破的重点和难点。调香技术作为关键性核心技术,要从“经验型”向“科学型”的不断转变,解决产品设计各环节相对独立、联系不够紧密问题,在统一的目标指向下,实现卷烟调香和卷烟原料相互支撑,通过自主调配特色香料的应用突出产品风格特征,对清甜香特征不断丰富完善和创新突破。

从市场层面,随着品牌集中度的不断提高、原料资源的合理流动、行业卷烟制造工艺水平的整体提升,卷烟同质化现象更加突出,难以满足多样化、个性化的市场需求。必须依靠卷烟调香技术的支撑,实现卷烟差异化和特色化风格特征的直观体现与系统彰显的作用,做到特色区隔、技术表达、形象塑造,价值传递,提升自身的品牌形象,实现与消费者的互动交流,满足市场需求。

从渠道层面,随着云烟品牌的不断发展,以清甜香为核心,并辅以差异化风格的产品发展思路还要不断延伸,对香原料的品种、来源和功能的要求越来越高,结合品牌风格开展的卷烟调香工作复杂性和针对性不断提高,单纯外购香原料已无法满足品牌发展需要,已成为影响和制约云烟发展的关键,因此进一步有针对性的丰富香原料来源,提高核心香原料的开发力度,提升香原料的可知可控水平,做好定向开发,以自主调香水平的不断提升为品牌发展赢得空间。

二、围绕品类构建及品牌发展,明确自主调香方向

红云红河集团结合云烟品牌发展实际,围绕如何实现卷烟调香技术主体地位开展了积极的探索实践,确立了以系统化调香理论为指导,以突出云烟清甜香特色,确保产品品质稳定为核心,提升可知可控、队伍建设、硬件保障水平,从拓展香原料来源,创新调制技术,开拓设计空间,强化品控管理等四个方面系统提升自主调香水平。

(一)坚持一个理念,以系统化调香理论为指导。

卷烟调香理念创新是实现自主调香的前提和保障,便于企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统一设计思路、统一配置资源、统一推进实施。红云红河集团结合多年的卷烟调香和产品开发设计的实践经验,引入系统论的观点,将整个卷烟产品设计看作一个系统工程,对卷烟产品设计的理论基础、设计思路、开发工具和实现手段进行了系统审视和归纳演绎,形成了有效指导卷烟产品设计全过程的系统化调香理论,俗称大调香,实现了卷烟调香思维和理念的创新,为集团有序、合理、快速的开展自主调香提供有效保障。

(二)明确两个核心,突出品类特色、保障品质稳定。

云烟清甜香品类构建工作实施以来,突出云烟清甜香特色是技术开发的关键,卷烟调香技术要提炼决定云烟品牌风格特征和品质特性的关键要素,识别甄选出对云烟产品品质提升、品牌风格特征塑造具有重要作用,且不易替代的香原料,强化基础风格,做好差异化开发,对外依赖和较低水平的香精复配已经难以支撑这一核心。必须大幅提高自主调香水平,开展有针对性的香原料开发和调香技术实践,才能促进清甜香品类的不断丰富和创新。

随着云烟品牌的快速发展,品牌输出力度加大,异地多点加工不断扩容,原料结构性压力、香精香料成本控制、生产条件和环境因素影响等问题对产品品质的稳定性产生一定的影响,这对卷烟自主调香提出更高要求,要加强对香精香料的品控管理,提高香精香料配置生产的硬件保障水平,并结合不同的生产条件和地区差异,针对性做好异地多点产品的配方设计和品质控制,做好香精香料使用过程中的组织保障工作,在实现品牌规模拓展过程中必须保证产品品质的稳定。

(三)夯实三个基础,提升可知可控、队伍建设、硬件保障水平。

集团多年的实践表明,实现自主调香必须从提高对香精香料的认知程度,提高卷烟调香技术人员水平,完善开展调香技术研究和配置生产的试验实施等三个方面奠定基础,缺一不可。要加强对香精香料的深入了解,掌控香精香料组分构成和功能作用,做到说的清、懂机理、会应用;要保证调香技术队伍的规模,提高技术水平,完善岗位配置,优化激励机制,为开展自主调香奠定人才基础;要加强调香技术研究的实验室建设,创建香精香料的调配车间,在确保品质稳定的前提下,保证具有开展复杂配制工艺的试验和生产条件。

(四)实现四个突破,拓展香原料来源、创新调制技术、开拓设计空间、强化生产掌控。

推进云烟品牌自主调香,要对云烟产品品质特征的构成要素定性确定、定量控制,其关键就是核心香原料的掌控,要从传统香原料被动选用到新型香原料研究开发转变,从注重合成香料的应用到天然香原料提取应用拓展,加强对清甜香风格特征塑造具有重要而难以替代作用的香原料开发,进一步提高掌控力度,拓宽掌控范围。

在系统调香理论的指导下,要拓展思维,升级单级复配、一次添加的调配模式,向多级复配、分级添加的转变,采用多元补香、多维调香新技术,综合原料、烘烤、陈化、加工等各环节影响因素,建立符合云烟品牌设计和加工实际,能够完全自主掌控的卷烟调香技术体系。

结合云烟品牌清甜香特征,从清甜香风格特征的植入、强化和丰富三个层面加强香精香料产品的自主开发,形成特征化、功能化、模块化的香精产品系列,进一步提高对核心技术的掌控力度,满足云烟清甜香风格特征和品质提升需求,为产品的创新设计提供拓展空间。

加强云烟品控技术研究,逐步完善香精香料品质评价指标体系,升级检测手段,形成控制标准,加强对香精香料生产和使用的全过程品控管理,重点是要做好对香精香料配制生产的组织和管控,确保加工制备和调配的关键技术完全自主掌控。

三、创新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香精掌控自主调香

为构筑“以我为主、自我掌控”的卷烟调香体系,提升集团的自主调香能力,掌握调香核心技术,从香原料来源控制、新型调香方式、多层次调香方法、高精度调香应用平台搭建等多个层面开展了调香核心技术开发,实现了香原料的自主掌控,为保障集团品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核心香原料的自主开发,拓展香原料来源。

要实现自主调香,形成“以我为主”核心香原料自主开发体系,香原料来源是其开发的核心基础,通过控制香原料来源,才能有效的保障调香技术的自主掌控。

核心香原料的规模化种植,可以丰富香料植物的种类,扩充烟用香料的来源,满足生产需要,并保障香原料的安全性。根据云南典型的优势地理生态环境,结合品牌发展战略和技术研发需求,将自主调香工作从源头抓起,在烟庄中进行特色香料植物的种植,集团筹建了5个烟庄,建成的云烟印象烟庄石林园主体种植香料植物近20余种,种植面积达千亩以上。同时,利用烟庄特设的香原料提取作业区,通过动态逆流超声波提取、分子蒸馏等技术,实现了对烟庄香料植物的就地处理和提取,为云烟品牌提供了来源稳定、品质可控、效果明显的特色香原料,有效提升了集团自主调香的能力。

另外,自主开发特色香精香料,不仅能丰富香料种类,也能彰显风格特征的独特性。为此集团开展了烟草内源微生物产香技术的研究,建立了产香微生物菌种库,构建了产香微生物的软硬件平台。利用微生物发酵产香技术实现了对部分特色烟用香精香料的自我掌控,减少了非烟草来源添加剂在卷烟中的用量,达到了卷烟产品“绿色加香”的目标,为集团卷烟产品提供了新型的香料品种,进一步提升了集团卷烟产品风格特征的独特性。

(二)构建四级调香技术体系,延伸调香掌控范畴。

要确立卷烟工业企业“以我为主,由我掌控”的卷烟调香技术主体地位,需要进一步深化调香技术,走出传统调香模式,对新型调香技术进行探索,将调香技术向源头延伸。在“大调香”理论的指导下,将调香理念提前植入,把调香技术贯穿烤烟种植到卷烟加工的各个环节,开展了以田间调香、烘烤调香、陈化调香、工艺调香为核心的“四级调香”技术体系构建研究工作。

在烤烟种植阶段,将玫瑰、薰衣草等香料植物与红大品种烟叶进行间种,强化了烟叶原料的“清甜香”香韵;在初烤环节,将薰衣草、玫瑰、香荚兰作为烟叶烘烤背景,丰富了烟叶的花香、甜香等香韵;在烟叶陈化环节,采用橡木桶存储烟叶,有效改善烟草陈化微环境,突出了烟香的自然醇和;在工艺调香阶段,合理调配生态烟叶、特色香原料,引入“箱式储叶”等专线工艺,进一步彰显了品牌特色,形成了贯穿烟叶种植到卷烟生产的“四级调香”体系。

“四级调香”技术体系的创建,将调香技术前移至烤烟种植,将“绿色、安全、自然、清新”融入到原料生产、卷烟加工的全过程,更加系统、全面地实现了卷烟调香,为自主调香开创了新的思路。

(三)开展特征层次调香,拓展调香设计空间。

要确保企业自主掌控卷烟调香核心技术,提升自主调香能力,就要进一步掌握香精香料组分构成和功能作用,不断提高香精香料调配技能和技巧,自主开发特征化、功能化、模块化香精产品,满足卷烟产品风格特征和品质需求。

通过准确把握香精香料特性,将现存香料按照其功能特性分为奠定清甜香风格特征基础的“核心特征”、丰富“清甜香”香韵的“强化特征”、强化清甜香产品风格的“个性化特征”三大类型,结合中式卷烟风格感官评价方法,形成了卷烟特征层次调香技术。

在对卷烟风格特征准确把握的基础上,采用不同类型的香原料进行层次调香。围绕云烟品牌“清甜香”特征,以“核心特征”原料为基础,进行基础层面的调香;为强化品牌“清甜香”特征,以“强化特征”香原料为支撑,进行修饰层面的调香;为突出品牌的个性特征,以“个性化特征”香原料为依托,进行特色层面的调香;构建了不同特征层面的调香体系,彰显了云烟品牌的特征,突出了不同规格卷烟的特性。

特征层次调香技术的实现,开发出了特性化、功能化的香精香料模块,为更加便捷、有针对性地为产品服务奠定了基础。

(四)打造调配应用平台,强化生产掌控水平。

要实现自主调香,在香精香料的研发和生产环节,必须根据自主设计需要,配备适当的硬件条件,将香原料的开发和生产无缝结合,建立统一的烟用香精生产调配车间,推进定点生产,定向配送,进一步统一调配模式和供货来源,充分保障香精香料的品质稳定性,保障均质化生产。

集团相继实施了天然产物研究室、香精香料制备中心等工程项目,搭建起了一个满足产品研发需求的卷烟调香技术开发应用平台,配备了一整套齐全的香原料开发、生产、评价、香精香料调配和应用的科研/试验设备,实现了调香技术研究、香精香料配方设计与品牌香精香料生产应用的无缝对接和便捷转化,有效解决在传统配料过程中存在的配制精度、质量稳定性、原料浪费等方面的问题。目前集团所有卷烟生产厂及许可加工生产所需的香精香料,均由集团香精香料制备中心统一制备、统一配送,满足了卷烟多点化生产和产品均质化加工的要求。

四、构建自主调香体系,推动品牌快速发展

卷烟调香是塑造产品风格特征的核心技术,集团采用自主调香技术开发的特色香原料产品的应用,不仅推动了清甜香品类的构建、促进了品牌的发展,也提升了集团调香人才的专业水平,为后期自主调香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支撑。

(一)实现风格掌控,推动了清甜香品类构建。

通过多年自主调香技术的积累,形成了一套适用于集团“清甜香”品类的调香技术体系,有力的支撑了品类的发展。在对“清甜香”品类代表性香型/香韵指标深入剖析基础上,明确了集团卷烟调香的目标与方向,并把整个产品配方设计视为一个调香过程,以调香技术作为该产品研发体系中的关键核心技术,依托技术创新,跳出传统产品设计概念和思维模式,不断拓展和丰富清甜香技术内涵,强化云烟“清甜香”品类特征,实现了每一款云烟产品都保持和传承了“清新自然、甜润优雅、韵味悠远”的清甜香风格,拓展了品类的技术内涵,使得清甜香品类深深植入消费者心中。

(二)增强来源掌控,提高了产品设计自由度。

为构建“自我掌控”的调香体系,集团除系统开展天然香原料资源开发应用研究外,还依托承担不同级别的科研项目,开展深入研究,实现了关键技术的突破,并形成了特色香原料产品。

在香原料开发技术研究过程中,集团自主开发了70余种香原料、3种生化添加剂产品;利用这些香原料自主开展香精香料调配技术研究,调配了33个功能性香基,其中19个为清甜香系列;通过增香补香技术研究,开发了4个能够突出云烟“清甜香”风格特征的缓释材料;制订了50余份香原料加工技术标准。

这些自主开发的香原料及其加工技术标准应用于集团卷烟产品研发中,有效提升烟草本香、增加香气细腻度、增强烟气甜润感、提高香气质感、突显“清甜香”风格特征的作用,体现了集团自主调香能力和核心香原料的掌控能力。

(三)形成人才梯队,提升了调香专业化水平。

在调香技术体系研究过程中,集团高度重视调香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并结合行业发展方向和自身需要,通过建立“双基地”平台、开展“双导师”指导,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卷烟调香人才培养模式,建成一支以集团首席调香师为核心的调香人才梯队。

目前,集团调香团队有调香专业研究人员27人,全部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其中博士10名、硕士13名,研究领域涵盖调香技术、提取分离技术、生物技术、分析技术等。并已经成功培养行业认定高级调香师1人、调香师2人。形成了以首席调香师、专家调香师、调香工程师为主的人才梯队,组成了一支技术性强、科研水平较高的专业团队,为集团卷烟调香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提高应用水平,推动了品牌健康发展。

作为中式卷烟清甜香品类的领军企业,多年来一直坚持将增强自主调香能力作为促进品牌发展的中心环节,从香原料自主掌控、核心香原料开发技术创新、自主调配能力提升等方面构建自主调香体系,为云烟品牌的高品质、高结构、高规模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支撑。

在自主调香技术的支撑下,云烟品牌品质稳中有升,各生产点产品均质化程度高,仅5年时间,其规模量从2007年100万箱上升到2012年300万箱,实现了飞跃的发展。另外,在自主调香技术体系指导下,完成了低焦高端卷烟产品云烟(大重九)的研发,翻开了“双低双高”低焦卷烟的新篇章,引领了低焦高端卷烟消费潮流。同时,以云烟(大重九)调香模式为基础,不断推进其他品牌的调香技术,提升了品牌结构,有力促进了集团品牌卷烟发展上水平。

五、依托调香重点实验室平台,提升自主调香水平

卷烟调香是打造卷烟产品特色的关键技术,是提升云烟品牌产品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自主调香技术的应用不仅推进了集团品类构建,也促进了品牌的飞速发展。为持续推进自主调香水平,需要充分发挥行业调香技术重点实验室的作用,以调香实验室为开发性研究平台,以技术创新为立足点,以产品品质提升及风格彰显为目标,实现核心香原料的掌控,进一步提升自主调香水平,实现集团卷烟产品的可持续发展。

(一)构建单体原料资源库,进一步实现香原料可知可控。

香原料是调香的物质基础,其特征及功效的明晰能有效促进调香技术的深入及自主调控,为实现香原料来源的可知及可控,拟建立单体原料“超市”,为自主调香提供功能明晰的香原料资源库。

以自主开发的核心香原料单体为基础,结合国内外可获取香原料资源,收集品质稳定、效果明显的香原料单体,建立立体式、开放式的单体香原料“超市”。通过对各单体香料理化指标、功能特性、法律法规等相关信息的收集与整理,明晰其基本特征,实现单体原料的可知;结合品控标准及产品应用评价,将香原料进行功能特征分类,实现单体原料的可控。

利用特性及功能清晰的单体原料“超市”,形成可控、可知的香原料资源库,为推进自主调香提供基础信息及实物支撑,保障自主调香原料的来源。

(二)打造专属核心技术,进一步加强调香自我掌控。

核心技术的开发与创新,是实现自主调香的关键环节,也是提升调香水平的重要途径。结合已有调香技术基础,以“大调香”为指导,深化层次调香及四级调香技术、拓展香基模块自主调配、规模化自主调香过程,打造专属特色及核心技术,将有助于进一步实现调香技术的自我掌控。

以单体香料“超市”为基石,依托天然产物研究实验室,重点开展适合云烟“清甜香”品类香基模块的自主调配,在修饰卷烟“清甜香”底蕴的同时,针对不同规格卷烟的特色,深化特征层次调香,拓展调香应用范畴,实现香料调配技术的自我掌控。

同时,结合烟庄及香原料制备中心的设施及条件,加强对核心香原料的种植、提取与制备、核心香原料复配技术的研究,形成一套烟庄香料植物种植及初提、天然产物实验室精提及自主调配、配制中心推广生产应用的核心香原料处理技术流程,掌控关键核心技术。并根据核心香原料用量需求,制定香原料种植种类及标准,委外规模化种植及初加工,结合品控要求,进行定点生产采购,由集团收购符合品控标准的初提物后,统一进行精细化提取、复配、产业化应用,实现规模化自主调香的自我掌控。

(三)完善人才培养机制,进一步提高队伍调香水平。

卷烟调香水平的提升离不开人才的培养,围绕卷烟调香技术对专业化人才的需求,通过保障人才来源、提升人才调香水平,来实现调香梯次人才的培养。

依托集团博士后工作站,招聘香原料开发、香精调配、香精剖析、香精品控等方面的高层次人才,并进行专业化培训,保障人才来源;同时,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到集团讲学、指导和工作,着力培养集团调香领域学术带头人,提升调香技术人员水平。从不同方面推动调香团队技术人员的全面成长,实现调香梯次式人才队伍的建设。

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我们将以行业调香技术重点实验室为平台,进一步提高自主调香水平,丰富强化云烟清甜香特色,为云烟500万箱目标的实现提供技术支撑。


创新驱动安全为先
质量监督工作实现新跨越

 

国家烟草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一、夯实基础,技术监督体系不断完善

根据国家局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质检机构建设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各省级局、工业公司质检机构加强领导、健全制度、明确职责、提高能力,用了不到3年的时间形成了以质检中心为龙头,8个综合性省级局质检机构为骨干,20个专业省级局质检机构为基础,以及省级工业公司内控质检机构为补充的行业质检体系,在质量监督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重视人才培养。

质检中心不断创新用人机制,采取人事代理、劳务派遣、聘用等多种形式,引进一批优秀的博士硕士担负检验和科研重任。同时,引进国外高端人才作为客座高级研究员,明确科研方向和专题,参与到中心的科研工作当中,进一步提升研究实力。贵州省烟草质检站从2010年起,引进了8位博士硕士,硕士以上的技术人员占全站人员的58%,质检队伍的充实和人员素质的提高带领贵州质检站跻身8个综合性质检机构的行列,承担了烟叶农药残留、接装纸、卷烟包装纸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等国家局下达的监督检验工作。近年来,通过举办学习班、资格证考核、技术交流、技术比武等形式进一步提高检验人员的素质。自2007年开始,先后举办了34期培训班,为行业培训合格的卷烟真伪鉴别检验技术人员3353名。为进一步磨练鉴别检验队伍,分别于2007年和2010年举办了两届卷烟真伪鉴别检验技能竞赛,为专卖和质检战线培养和锻炼了一批能打硬仗的技术骨干。通过各类培训班和跟班学习,进一步提升质检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业务素质。

(二)加大设备投入,重视硬件建设。

广东中烟检验实验室搬迁新址后进一步加大硬件投入,仅2012年就投入2900万元购置了先进的仪器设备,成为工业企业检测实验室中的佼佼者,为广东中烟进一步拓展测试项目,获得实验室认可奠定了基础。山东省局高度重视质检站建设,加大投入,先后投入4700万购置先进的仪器设备,实验室环境和装备焕然一新,并在承担国家局下达的监督检验任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北京、湖北、四川、上海等省级局质检站也连年加大设备投入,已具备承担质量安全和烟气有害成分测定的要求。

(三)组织能力验证,确保测试的准确性。

质检中心作为执行理事参加亚洲烟气分析合作研究(ACS)会议,从最初的参与者发展到组织者,用科学准确的测试数据奠定了良好的国际形象。行业质检机构参加共同试验的实验室也从最初的质检中心一家,扩充到了10家,均取得良好的实验效果。今年第20届亚洲烟气合作分析会议也将在南京举行。质检中心作为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定为CNAS能力验证提供者,迄今为止共组织了10届烟草行业共同实验暨检测技术国际研讨会,每年的会议上来自美国、法国、英国、德国、韩国、奥地利、日本等国和国内的约80多家实验室的技术专家到会分享他们的最新的研究成果,介绍国外的最新研究进展,极好地搭建了各实验室间测试数据的比对和技术交流学习的平台。国际研讨会的成功举办加速了行业质检机构与国际接轨的步伐,有效规范了实验室能力验证活动。云南省质检站组织的烟草及烟草制品常规化学成分的共同试验,也已经由开始的省内实验室参加发展到省外多数检验机构。

(四)重视认证认可,实验室管理进一步规范。

通过实验室认可,无疑是实验室规范管理的一个重要标志。目前行业27家省级质检机构中有17家通过了中国实验室认可委员会的认可,省级工业企业技术中心实验室有8家通过了认可,25家通过认可的实验室均具备了ILAC-MRA/CNAS联合标志的使用资格,实现了检测数据的签约各方国际间互认。

(五)加强信息化建设,检验工作更加规范。

目前大多数省级质检站都实现了数据的自动采集,检验的规范性和严谨性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实现数据网络化管理,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影响,检验更加规范,提高了工作效率。内蒙、浙江、四川省质检站建立了卷烟鉴别检验的网络和卷烟真伪鉴别数据的远程控制系统,一方面有效控制了派出机构技术人员检测工作的科学公正,另一方面又能实现及时的数据反馈和标准样品的适时更新,为一线鉴别检验技术人员提供科学的鉴别依据和信息。

二、以质量安全为中心,监督检验工作取得实效

质量监督工作按照“全面覆盖,突出重点,有的放矢”的总体要求,落实年度质量监督工作计划,圆满完成了各项监督检验工作,促进了各类产品及材料质量的不断提高。

(一)重点突出,加大对安全性指标的监督检测。

采取专项监测和监督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卷烟及烟用材料的安全性指标进行了有效的监督,涉及的产品种类不断增多,测试参数进一步拓展。近年来,新增加了对水基胶、三乙酸甘油酯、内衬纸等材料的监督,烟叶农药残留从42个指标增加到123个,烟用香精香料在原来6个参数的基础上增加了23个。通过强化监督抽查,取得了明显效果,纳入监督的各种材料及相关指标合格水平不断提高。烟用水基胶、卷烟纸特种纤维、卷烟烟丝农残、接装纸、香精香料、包装材料等涉及质量安全的产品及指标合格率都有了大幅度提高。

(二)加大鉴别检验力度,维护消费者利益。

《烟草产品鉴别检验管理办法》的发布和对省级质检站的授权,为烟草制品打假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卷烟真伪鉴别检验也成为各省级质检机构的重要工作之一,建立了地市级派出机构,充实鉴别技术队伍。2010—2012年,全国对1017128批卷烟进行了真伪鉴别检验,共检测样品3814620.3条。自2003年开始,为进一步净化市场,根据国家局等八部委的联合发文要求,质检中心承担了假冒伪劣烟草专用机械鉴别检验工作,并组织了《假冒伪劣烟草专用机械鉴别检验管理办法》的编写工作,该办法的印发为开展烟草专用机械鉴别检验提供了依据,从2003年至2012年质检中心对209台(套)假冒伪劣烟机进行了鉴别,有效地打击了不法分子,有力地支持了专卖打假工作。

(三)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关注突发性质量安全事件。

为提高对质量安全工作快速反应的能力,质检中心成立了专门的部门关注舆情,关注国家对质量安全的政策和要求。2010年互联网上公布中国13个品牌卷烟重金属含量超标的消息,国家局立即下达任务要求质检中心迅速对国内外典型卷烟的重金属含量进行核查。由于几年来一直关注卷烟重金属含量的研究工作,先后建立了一系列测试方法,面对紧急任务,利用现有的实验室方法加班加点昼夜不停,仅用3天时间就完成了对222规格的国内外卷烟的对比核查,并形成了技术分析报告上报国家局。正因为对检测方法研究的前瞻性布局,才能在应对此次突发紧急事件中占据主动,利用实验室制定的方法,科学地出具比对核查数据。另外,在对烟用丙纤滤棒产品有关传言进行调查和对卷烟纸中玻璃纤维的调查中,质检中心的实验室方法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2010互联网披露香水中发现邻苯二甲酸酯,质检中心就开始关注,并在一个月内建立了方法,调查烟用材料中的相关成分,体现了对质量安全的高度敏感。一次次的突发事件的考验和磨砺,证明行业的质检队伍是一支能打硬仗的技术精湛、本领过硬的队伍。

三、依法履约,切实维护国家利益

(一)密切关注成分管制发展动态。

代表我国政府参加缔约方大会、烟草成分管制指南起草工作组会议和烟草管制战略计划研讨会等会议。利用这些平台,发表我国的意见和建议,从国家的高度积极推进烟草管制向的科学和理性方向发展,充分体现了中国政府对履约工作科学和务实的态度。2012年召开的第5次缔约方大会上,针对第9,10条部分指南的两个补充内容公众披露和低引燃倾向卷烟,提出多项修改意见,被大会接受。起草的会议对案得到质检总局和外交部的高度评价,外交部评价为“工作扎实、有效,影响了控烟的进程,专业性得到欧盟等缔约方的尊重”。

(二)参与方法研究,掌握技术上的话语权。

质检中心作为政府实验室,在世卫组织烟草实验室网络中牵头制定了保润剂GC-MS测定方法的标准操作方法,苯并芘GC-MS标准操作方法,氨的离子色谱方法。并对TSNA等多个检测项目提供方法验证,提出修改意见,大多数已被接受。质检中心技术能力和科研水平得到充分认可,很多技术问题都要征求并重视中国的意见,也为我国履约工作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三)完善成分披露数据库,落实履约职责。

构建了烟草及释放物成分披露数据库,进行了系统的试运行,使其具备接受各单位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核查和保存的功能,该数据库为将来的政府及公众披露做好了准备。

四、分析形势,创新思维,脚踏实地做好质检工作

(一)做好产品质量安全监督工作。

《国家质量发展纲要》中明确了“以人为本,安全为先,诚信守法,夯实基础,创新驱动,以质取胜”的工作方针,提出了“把安全为先作为质量发展的基本要求。强化质量安全意识,落实质量安全责任,严格质量安全监管,加强质量安全风险管理,提高质量安全保障能力,科学处置质量安全事件”。烟草行业也对质量安全工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目前的形势下,特别是行业实行添加剂许可制度的情况下,如何更好地开展质量安全的监督工作,是质检系统面临的新的课题。首先需要明确筛查和监督的成分,其次需要建立科学的高通量方法,针对性的有重点地开展质量安全的监督工作,最大程度的保障产品的质量安全。

(二)发挥好各类质检站的作用,做好监督工作的合理布局。

经过三年来的努力,综合站大多具备了开展质量安全以及卷烟烟气有害成分的检测能力,部分专业站也具备了开展质量安全有关参数的检测能力。面对目前监督工作越来越繁重的形势,应该充分发挥各类质检站的作用,有侧重的开展产品质量、质量安全和有害成分的监督,明确分工,各司其责,切实承担起辖区的产品监督工作。

(三)开展针对性研究工作,逐步落实烟草控制规划的要求。

加强烟草控制相关科学和技术研究,积极开展“致瘾性”、“9种优先管制成分最高限量”等方面的科研活动,提出政策建议,影响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第9条、10条实施指南的内容和进程。跟踪和参与世卫组织烟草实验室网络进行的检测方法研究、确认工作,逐步转化深度抽吸模式下焦油、烟碱、CO以及烟草特有亚硝胺等分析方法,做好充分的技术准备。质检站作为第三方检测机构,经过实验室认可及授权,具有一定的公信力,质检中心作为质检总局明确的履约实验室,应当充分利用这些优势,掌握烟草成分管制和披露方面的主动权,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拓展合作交流渠道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云南省烟草农业科学研究院

 

云南省烟草农业科学研究院作为行业烟草农业科技创新的主要力量之一,肩负着用科技支撑行业原料上水平的重任。围绕发展 “优质、特色、生态、安全”烟叶,开展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成果转化推广,以烟草育种、栽培植保、烘烤调制、烟草化学和功能基因研究为主攻方向,通过多年努力初步形成研究领域广泛、科研设施完备、技术水平先进、创新能力较强、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知名度的烟草农业科研单位。

科学发展日新月异,技术更新层出不穷。但凡国际上知名科研院所都有很好的开放交流机制,主要遵循建立联合实验室、实施人员互访、组织学术交流、开展项目合作等方式,推进对外交流合作。回顾中国烟草发展,也是得益于国际交流合作,尤其是通过科技合作交流,引进国外优良品种、生产技术和烟叶质量理念,带动了烟草科技进步,有力支撑了中国烟草发展,但稳定、深层次的国际合作交流依然缺乏。为打造“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烟草农业科研院所,在国家局和省局(公司)的大力关心支持下,我院积极实施“走出去、引进来”开放办院战略,切实加快对外开放合作。2012年,杨副局长到我院调研指导工作时指出:“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归我所有’开展对交流合作。一定要时刻把握国际烟草领域科技发展,加强对外合作交流,引进资源、技术、人才,提升我们创新能力和水平”。我院认真贯彻落实杨副局长指示精神,进一步加大对外交流合作力度,依托中美烟草分子育种联合实验室,开展平台建设、项目合作、学术交流、人员互访,追踪国际烟草前沿科技,推进种质资源、先进技术、人才培养、联合攻关等多层次、多渠道的对外交流合作,努力争取变“跟随”、“同步”为“引领”,取得了一些实际效果。现将我院近年来对外交流合作情况作简要汇报。

一、以平台建设为支撑,构筑紧密合作关系

国际上绝大多数重大科研成果都是跨实验室、跨国专家共同协作的结果。开展稳定的对外交流合作,关键在于选准合作伙伴,核心是稳定合作关系。近年来,我们坚持“跟随、同步、引领”的思路,围绕建设国际一流烟草育种实验室目标,与美国、津巴布韦、巴西等世界烟叶主产区的科研院所及大学建立合作关系,引进了一批品种和种质资源、掌握了一批前沿技术、培养了一批科研骨干。一是组建中美烟草分子育种联合实验室。2010年,与美国北卡州立大学、浙江大学共同成立了行业第一家“中美烟草分子育种联合实验室”。北卡州立大学拥有世界上最好的烟草科研团队,科研实力雄厚,在烟草农业研究等方面居世界前列。实施联合,标志着云南省烟草农业科学研究院对外科技合作迈出了重要一步,开启了云南烟草育种研究和国际交流合作新篇章。二是充分利用国际优质烟叶开发高级专家学术交流年会的机遇,加强对外交流。组织科研人员及时收集国际烟草同行科研动向、最新进展,遴选、推荐、邀请国外专家参加学术交流年会。通过平台建设,凝聚了一批顶尖专家,为我院乃至行业科技创新建言献策。目前,我院与美国、加拿大、巴西、津巴布韦、澳大利亚等国家的30多名国际烟草知名专家,保持着紧密联系。三是与卷烟工业企业组建原料联合研究室。先后与红塔集团、上海烟草集团、江苏中烟等建立了8个联合原料实验室,共同开展原料研究、技术培训和烟叶质量评价等工作,积极发挥科研主力作用,为工业企业原料保障作出了积极贡献。

二、以项目研究为切入点,推进合作向纵深发展

纵观国际,每一项重大成果的取得,都是大联合大协作的结晶。我们紧紧围绕行业战略需求和关键核心技术的创新要求,积极谋划“以我为主、归我所有、为我所用”的深层次技术合作,充分利用国际合作平台的资源优势、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有针对性、有重点、分步骤启动科研项目研究。一是开展品种合作选育。依托中美烟草分子育种联合实验室,与美国北卡州立大学开展新品种合作选育。目前,合作选育了6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烤烟新品系,已初步筛选出株型叶型较理想、田间综合表现较好的NC-YATAS-6品系,推荐参加2013年云南省区试。二是加快品种引进。先后从美国引进烤烟品种13份,初步筛选出NCT6、NCT11和NCT13等3个综合表现较好、具有推广潜力的新品系,其中NCT13参加2012-2013年的云南省区试,有望推广种植;通过与津巴布韦烟草研究院合作,引进品种14个,筛选出综合表现较好、田间农艺性状优良的KRK26烤烟品种。三是多渠道开展资源引进。从美国引进一批种质资源,进一步丰富了我国烟草品种资源,为育种研究提供了多样化的材料来源,增强了我国种质资源储备和烟草科技发展后劲。四是加强功能基因研究。与美国北卡州立大学开展了“烟草分子育种技术体系的建立”和“烟草PVY抗病基因的研究与应用”合作研究,学习创新了抗黑胫病QTL分析、烟碱合成代谢关键基因克隆、提早烟草开花的PVX病毒瞬时表达载体构建等前沿技术,在图谱构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单倍体育种、早花基因应用、基因克隆和功能验证等方面,实现了从“跟随”到“同步”的角色转变。尤其是初步确定了抗PVY相关基因eIf4E-1,首次利用特异引物用于抗PVY材料高效筛选,重复性及稳定性远高于国外同行所用的RAPD标记,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五是特色烟叶开发。与津巴布韦烟草研究院签订《烟草原种的供应与管理协议》,借鉴津巴布韦烟叶生产理念,打造云南黄金走廊生态特色烟叶,推动了云南文山、保山、普洱、临沧等新烟区建设,实施云南德宏津巴布韦优质烟叶开发,持续提升云南烟草生产水平。

三、以学术交流为纽带,探索国际合作新领域

科学源于讨论,科学扎根于交流。要创建世界一流现代烟草科研院,就要具备高度的开放性和国际竞争力。近年来,我们坚持“引进来、走出去”并重,强化对外交流合作。一是共同举办学术年会。连续3年策划并主办“中美烟草分子育种联合实验室年会”,会议规模和影响力不断扩大,从最初我们与浙江大学、美国北卡州立大学的科研人员参加,到吸引了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等科研人员参加,累计开展39场高端学术报告,内容除涉及常规育种技术、烟叶生产实用技术外,更多的是生物信息学、蛋白组学、基因组学、代谢组学等前沿科技,启迪了思维、拓展了思路、开阔了视野。二是不定期举办学术交流。每年定期不定期邀请联合实验室成员、客座研究员和国际知名烟草专家开展学术研讨,邀请曾在顶级刊物《科学》杂志上发表过封面文章的马克·康克林(Mark A.Conkling)博士、世界著名烟草专家柯林斯教授、联一国际公司全球农艺顾问、CORESTA咨询委员会委员亨利·帕彭福斯、环球烟叶公司全球农艺顾问卡罗尔·米勒等一批世界著名烟草专家到我院举办学术讲座。3年累计开展20场国际高端学术报告,活跃了学术氛围,提升了交流质量,跟踪了国际烟草科技前沿,有力提升我院科研人员学术水平,3年来,我院有6人次参加CORESTA大会交流。

四、以人员互访为载体,持续提升合作水平

建设世界一流烟草科研院离不开国际合作,尤其是人才国际化。一是派遣科研人员出国学习。在省局(公司)大力关心支持下,我院每年派遣2名科研人员出国学习,目前共有4批次8人到北卡州立大学开展课题研究和学习访问,引进前沿科技、现代发展理念,奠定烟草功能基因组学和分子育种研究的基础,大力提升烟草基础研究水平。例如,掌握了母本起源单倍体育种技术,创制了高抗黑胫病及花叶病的烤烟育种中间材料RBST,已用于品种改良;学习掌握了马铃薯PVX-FT瞬时表达技术,克隆了调控烟草早花基因,该基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已申报国家发明专利,加快了育种步伐;初步掌握了抗TMV后代材料纯合子及杂合子分子标记鉴别技术,提高了育种筛选效率。二是引进优秀人才。通过中美烟草分子育种联合实验室等国际平台和合作网络,从美国北卡州立大学引进1名博士,从德国马克思普朗克化学生态学研究所引进1名博士,已在功能基因研究、基因定点敲除平台建设等重点学科领域发挥了领军或骨干作用。三是实施智力引进。我们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原则,延揽高端智慧,从美国北卡州立大学、弗吉尼亚大学聘请客座研究员13人,每年到我院开展课题指导。通过以上举措,有力推进团队建设、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进一步促进烟草生物技术育种研究团队、烟草常规育种与种子技术研究团队、烟草功能基因研究团队的创新能力提升,其中烟草育种团队入选云南省科技创新团队;培养了一批科研骨干,先后培养出行业学科带头人2人、研究员1人、副研究员4人;省政府学术带头人后备人才出站考核1人,入选省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计划1人,参加省政府创新人才海外培养工程1人。

五、以世界烟草品种园为窗口,拓展合作新空间

品种是烟叶生产的战略性、基础性核心关键资源。作为全国乃至世界优质烟叶产区之一,云南省局(公司)高度重视品种选育工作,始终致力于种质资源搜集、保护、鉴定和育种材料改良、创新。通过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在我院试验基地建设世界独一无二的烟草品种园,将收集的种质资源种植、研究、展示、比较和应用,深入挖掘利用种质资源、集中展示世界优良品种、促进优新品种选育。在品种园建立国际合作展示区、国外品种区、新引品种区和联合育种区,种植40个国家、600个品种及育种资源,与北卡州立大学开展功能基因研究、分子育种和遗传资源合作,挖掘优质种质和基因资源、提高资源的研究水平,为生物技术改良品种储备了优质基因。世界烟草品种园成为云南省烟草农业科学研究院开展国际国内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烟草品种和技术交流的重要窗口,育种技术试验示范的重要基地,育种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和烟草品种推广的重要阵地。接待国内外参观团130多个、10000多人次,得到国内外专家的一致好评。

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开放合作已成为当今科技创新活动的显著特点。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大开放合作力度,推动国际国内合作向项目、平台、人才等更高层次、更新领域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行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构筑科技平台 创新园区体制
推进烟叶生产技术中心又好又快发展

 

湖北省烟草公司恩施州公司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处鄂西南山区,是湖北省最大的烟叶产区,也是全国重点烟叶产区之一。2007年,根据国家局总体部署和企业自身发展需要,恩施州烟草公司成立了烟叶技术中心,负责全州烟叶生产科技研发与技术推广工作。这些年来,恩施州烟叶科技研发和生产技术水平取得了长足进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得到较快发展。特别是《国家局关于加强烟叶生产技术中心建设意见》出台以后,恩施州公司围绕“一流环境、一流手段、一流人才、一流成果”目标,加快推进了烟叶生产技术中心建设步伐。2012年,恩施州公司技术中心通过了国家局认定,成为行业首批认定的烟叶生产技术中心之一。

一、创建“清江源”现代烟草农业科技园区,为技术中心发展构筑良好平台

2008年,恩施州公司在国家局、湖北省局及省、州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诸多专家的积极参与下,在距州城10公里的望城坡村、茅坝槽村,创建了湖北恩施“清江源”现代烟草农业科技园区。2010年,恩施州公司技术中心迁入科技园区,成为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4年多来,科技园区围绕“科技”与“现代”两大主题,已建设成为一个集科技研发、合作交流、成果转化、示范推广和教育培训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和基地。

(一)构筑共同研发与合作交流平台。

在科技园区建设之前,由于受山区自然条件限制,恩施州烟叶科技项目布点分散,系统性和可持续性不强;对外合作交流不集中,效率不高。随着科技园区的建立和技术中心的入驻,一个功能齐全、更富效率的集约型共同研发与合作交流平台逐步形成。技术中心在科技园区拥有优越的“烟室合一”研发环境,室内以一座功能齐全、设施先进的科研楼为平台,可开展办公、学习、交流和实验等;室外以环绕科技楼、具备恩施烟区特征的基本烟田为基地,从事田间试验、技术集成推广和成果转化等。将国家局、省局重点项目安排在科技园区,将前沿性、应用性研究集中在科技园区,将先进性、适用性技术成果展示在科技园区。

科技园区为开放的研究平台,技术中心建立了开放式运行机制,注重产学研合作和人才、技术交流。广泛吸纳先进技术团队,充分利用其优势资源,帮助提高技术中心的研究开发能力和水平。恩施州公司先后与中国农科院烟草所、湖北民族学院、湖北省农科院等单位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与河南农业大学、郑州烟草研究院、华中农业大学等单位建立了紧密的技术合作关系。成立了科技园区专家委员会,聘请了沈寅初、舒红兵院士等行业内外知名专家为首席专家。通过召开首席专家年会、年度技术研讨会、学术报告会、项目论证会等,各位专家加强对恩施烟叶产业发展的指导,研讨生产科研中出现的问题,介绍新方法、新技术及相应领域的最新进展、科研动态等。2012年,“恩施州烟草公司·华中农业大学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和“恩施州烟草公司·湖北省细胞生物学会专家工作站”在科技园区揭牌成立,标志着恩施州公司学术交流迈向新的更高的水平。同时我们与湖北、湖南、浙江、安徽中烟公司以及上烟集团等工业企业技术中心合作,联合开展满足品牌需求的科研项目。

十一五”期间,在园区开展各类烟叶科技项目50项,其中国家局项目10项、省局、20项、州局20项。其中与外单位合作承担的项目35项,所占比重达到了70%。通过项目开展,取得一批在行业内有影响的技术成果,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确保烤烟生产技术研究保持行业先进水平,白肋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2011年,恩施州烟草公司作为第一承担单位与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湖北省烟草科研所、湖北省农科院植保土肥所合作承担的“卷烟品牌导向的‘清江源’特色优质烟叶生产体系研究”项目获得中国烟草总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

(二)构筑成果转化与示范推广平台。

科技园区包括科技研发区、示范推广区、辐射带动区。科技研发区主要开展项目田间试验和室内研究;示范推广区主要开展新技术的应用示范,设立了品种示范园、精准农业示范园、生态有机种植示范园、生物质循环产业园等,开展生物有机肥应用、大棚综合利用、清洁能源利用、植烟土壤改良等技术应用示范工作;辐射带动区主要涵盖科技园区以及现代烟草农业基地单元等区域,主要开展成熟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近几年来,依托园区平台,技术中心有效整合科研项目,立足解决烟叶生产中瓶颈性技术难题,提高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转化效率,实现科技项目立项一批、实施一批、转化一批。优秀研发成果和成熟的技术在园区孕育孵化,通过县市技术服务站逐步推广应用到全州面上,形成“核心示范—周边带动—广泛辐射”的示范推广格局。经过多年研究,一批“清江源”品牌特色彰显技术得以孵化,并逐步在全州范围推广。譬如,在2012年,科技园区生产烟草秸秆生物有机肥5000吨,全州推广面积达5万亩;推广苗期增温补光技术达到8万余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全州13个基地单元,50万亩基本烟田;富硒肥推广面积达到3万亩。

(三)构筑人才培养与教育培训平台。

科技园区为行业员工、骨干烟农等提供教育培训平台,技术中心每年在园区针对性召开各类技术研讨会、技术培训会、学术交流活动等,加强科技人才的培养和烟叶生产一线人员标准化生产培训,并以科技园区为中心,建立逐级培训的教育培训体系,为烟叶生产提供人才支撑。园区开园以来,州公司结合自身发展需要,综合利用社会教育资源,每年在园区开展各类技术技能、职业教育、职业资格认证等培训20余次,培训人员4000多人次,全面提高了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近几年,州公司利用园区平台的资源和优势,加强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联系,培养博士后研究人员1人、博士2人、硕士11人,培养高级农艺师4人、农艺师25人,逐渐形成了一支知识结构合理、创新能力较强的科技研发和技术推广团队。

二、创新科技园区运行体制,为提升技术中心整体发展水平创造良好环境

(一)建立完善的组织体系。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恩施州公司始终将烟叶生产技术中心建设作为提高烟叶生产技术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烟叶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措施和主要途径。成立了恩施州公司科技创新委员会和技术中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任委员会主任和领导小组组长,分管领导任副主任和副组长。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部门协作抓的工作局面。在机构编制、经费投入、协调配合、政策机制等方面予以高度重视并大力支持。

二是建立技术研发体系。科技创新委员会下设专家委员会,技术中心在专家委员会指导下开展工作。技术中心下设栽培技术、遗传育种、生物技术、植物保护、调制技术、特色硒开发6个研究室和1个检测分析室、1个项目管理办公室。各研究室确定相应学科带头人,聘请行业内外知名专家作为指导专家。由此,恩施州公司构建了以“清江源”现代烟草农业科技园区为平台、以技术中心为主体,以科研院所和工业企业技术中心为依托的技术研发体系。

三是建立技术推广体系。从2007年我们成立技术中心时,就相对应的在各县市成立了技术服务站,作为技术中心在基层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的落脚点,应该说两者是一个整体,属于广义范畴上的技术中心,只是两者各自研究重点和职能分工不同。技术中心负责全州科技研发与管理,技术服务站负责本区域技术推广与示范。实践证明,这种结构体系一方面有利于成果转化。科技成果在园区孵化,通过技术服务站推广到全州面上;另一方面有利于科技人才培养,从2009年开始,我们规定科技人员首先必须在基层技术服务站工作,直接面对生产一线,掌握和熟悉烟叶生长发育、农业生产过程等。经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科技人员的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提升,其中一部分优秀人员选拔和充实到技术中心。目前技术中心人员均拥有在基层技术服务站2年以上的工作经历。

(二)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如何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让他们用心、专心投入到科技研发工作中是科技工作取得成效的关键所在。近年来,我们在这方面做了一些积极探索。一是建立了科技人才管理制度。率先在湖北省内开展了专业技术职务的聘任试点工作,将专业技术、技能岗位与薪酬挂钩,打通科技人才的成长通道。制定了《科技人才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了科技人员管理,稳定科技研发队伍和鼓励科技人员积极性。譬如,因编制问题和工作需要,不可能把所有或大部分科技人员安排到技术中心来,技术服务站才是更多科技人员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的主战场。这里面就涉及到一些待遇上的差距,所以我们就提出从技术服务站中选拔一批优秀科技人员纳入技术中心管理范畴,工作地点在县市,待遇上和州公司同步。同时规定了技术中心与技术服务站人员交流机制,合理调整技术中心与技术服务站的人员结构。二是建立了创新成果奖励制度。出台了《科技创新工作奖励办法》,对发表的论文、制定的标准、获得的专利、科研成果给予相应奖励。对在创新工作和新技术推广中做出重大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重奖。

(三)建立规范的管理机制。

按照恩施州公司“三个规范”(规范生产、规范经营、规范管理)要求,建立健全规范管理运行机制,为科技工作创造和谐、安定环境。一是加强创新能力考核。州局(公司)相继出台《恩施州创新工作实施意见》、《恩施州创新工作考核管理办法》等,将创新能力纳入各单位的年度经济责任制考核,加大创新工作在绩效考核中权重,创新工作占考核总分的比例不低于10%。不断完善和修订了考核评价标准,突出了品牌、标准、专利等自主知识产权考核指标,并将与创新有关的经济运行指标纳入了考核内容,以突出创新工作的支撑作用和创新成效。二是加强科研项目管理。建立项目立项的评审制和项目实施的开题报告制,做到事前有计划;建立项目实施过程中期评估制,做到事中有监督;建立项目结题考核制,做到事后有考核。全程加强项目资金监管力度,做到专款专用。实行项目经费预拨制,经费兑现与项目执行情况进行挂钩。通过出台《技术合作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了我们与项目合作单位各自职责、享有权利以及知识产权的归属等。

三、围绕“原料保障上水平”,突出解决技术难题,充分发挥技术中心农业科研主体作用

作为烟叶产区公司,我们始终把解决烟叶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和推广先进适用技术作为技术中心服务“原料保障上水平”的首要工作。充分发挥产区技术中心农业科研主体作用,不断满足企业自身发展的技术需求。近几年来,技术中心针对制约恩施烟叶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开展研究,部分关键性技术难题得到解决和突破,促进了烟叶生产再上新水平。譬如,开展适时壮苗配套技术研究,解决恩施烟区低温寡照条件下壮苗培育技术难题;开展土地整治区域土壤修复技术研究,解决土地整治区域烟叶栽培技术难题,实现“当年整治、当年种植,当年收益”目标,在2012年全国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现场会上得到充分展示;开展烟草秸秆生物有机肥应用研究,为恩施烟叶提质增香和植烟土壤生态保护提供技术支撑;开展根茎部病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烟草根茎部病害致病原理有所突破,综合防治体系初步建立,等等。同时,我们注重科技成果转化和成熟技术的推广,“清江源”烟叶品牌发展的几年里,我们先后集成推广了八项烟叶生产实用技术、优化创新了六项“清江源”特色烟叶栽培技术,充分发挥了技术创新对现代烟草农业的科技支撑作用。

在科技工作中,我们始终把握好“三个原则”,处理好“三个关系”:

“三个原则”:一是市场导向原则,即针对重点骨干卷烟品牌对原料的需求开展关键性技术研究。二是立足生产实际原则,即结合恩施州自有的生态条件,针对制约恩施烟叶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开展研究。三是注重成果有效转化的原则,即研究不能简单地为“凸新”而创新,研究成果要有生命力,科技含量高、适用性强的技术才能够推广。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科技人员真正做到“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送到农户家”。

“三个关系”:一是科技管理与研发的关系,技术研发是目的,管理是保障。技术中心工作与人员安排上以研发为主,管理为辅。做到相对分离,注重结合。二是点与面的关系。科技园区作为科技研发和创新的主要平台,其研发内容既要有基础理论研究,代表前沿性发展方向;又要有应用技术研究,重点解决生产中瓶颈性技术难题。全州面上主要是作为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应用推广的平台,科研项目更多是突出产区实际。三是应用技术类和基础理论类研究的关系。作为烟叶产区的烟草农业技术中心,我们的研究内容更多是直接服务于生产实践,多以应用技术类研究为主;又要有部分基础理论的研究,形成一批核心知识产权,提升科技研发和科技竞争实力。

恩施州公司在推进烟叶生产技术中心建设中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如创新体制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核心知识产权有待进一步增加、优秀科技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需要进一步提高等。今后,我们将按照国家局技术创新上水平实施意见和健全完善行业创新体系指导意见的总体要求,进一步提高对烟叶生产技术中心和技术创新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广泛吸收和借鉴卷烟工业企业技术中心和国内外其他农业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的成功经验,构筑更高的发展平台,创新完善更好的体制机制,为推进恩施州公司技术中心又好又快发展、争创一流烟草农业技术中心而不懈努力。


 

坚持发挥科技“龙头”作用
带动“技术创新要有新进步”

 

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

一、充分认识机遇与挑战,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我们指明了工作的总体方向。国家局党组高度重视烟草行业科技创新工作,明确提出要求,要以“减害降焦”为主要任务,全面加强和提升行业科技工作水平,全力推动“技术创新上水平”各项工作的落实,为实现“卷烟上水平”战略任务提供坚强有力的科技支撑。特别是近年来,烟草科技工作面临着烟草控制和国际竞争更加严峻的挑战。战略上如何布局?战术上如何应对?成为我们广大科技工作者在当前形势下必须认识和解决好的关键课题。作为烟草行业直属的综合性研发机构,郑州院深知责任重大,义不容辞,必须具有更加清醒的认识,必须提出更加具体的措施,必须做出更加实质的贡献。

(一)烟草行业中长期科技发展总体目标对郑州院提出了明确要求。

这一总体目标是: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整体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国际烟草行业具有重大影响的科技成果,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点骨干品牌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重点骨干企业,成为创新型行业,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推进烟草行业持续稳定协调健康发展。实现这一总体目标的指导方针是:坚持方向、突出重点、持续创新、支撑发展。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整体实力,在烟草行业创新体系建设中,明确要建立以科研机构为主体的知识创新体系,行业科研机构要加强与企业及相关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合作,紧紧围绕对行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前瞻性、关键性、战略性课题,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研究,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有力支持。国家局将加大对郑州院的支持力度,改善科研条件,进一步增强科研实力,促使其建设成为国家烟草工程中心。

(二)国家局领导对郑州院发展提出了殷切的期望。

2011年11月,国家局姜成康局长考察我院,对近年来的各项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在深入推进基因中心建设,加强开放、交流、合作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期望,要求郑州院继续深入推进技术创新,发挥好在行业科技工作中的引领、提升、支撑作用。这一新的要求是国家局在行业持续高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对我院的明确定位。2012年4月在全国烟草科技工作会议上,杨培森副局长在讲话中明确,要“充分发挥郑州烟草研究院龙头作用”,“一是要着力创造一流的科研成果,努力建设与国际接轨、更加权威的科研机构,真正发挥牵头、指导、推动和引领的作用。要提高选题水平,以基础性、前瞻性研究为重点,力争在关键领域、核心技术上取得新突破,优势更优、强势更强。二是要着力提供一流的服务,努力打造基础性、战略性科技综合服务平台。继续加强基因中心、质检中心、科技信息中心和标准化研究中心等4个行业中心建设,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三是要着力创新体制机制。建立有效的内部激励约束机制,凝聚和吸引国内外高层次尖端人才,充分发挥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带领作用,不断增强行业一流科技人才的优势地位。”国家局审时度势,全面考虑行业发展和技术创新工作整体布局,对我院今后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对郑州院自主创新能力的充分信任,是对圆满完成技术创新上水平任务的鞭策鼓舞,是对高水平科技成果支撑行业健康发展的殷切期望。

(三)烟草行业快速发展对郑州院提出了更高要求。

近年来,烟草行业始终保持了较快发展,随着“卷烟上水平”总体规划的全面实施,“532”、“461”品牌加快发展,一方面品牌发展上水平取得显著成效,一方面品牌发展与技术支撑能力的矛盾日益显现。品牌发展到了一定规模,如何保持持续增长,关键在于不断创新,技术进步,只有这样发展才有后劲与活力,才能支撑品牌持续发展。为继续保持烟草行业健康发展,国家局进一步明确“要把技术创新作为重要战略支撑,努力取得新的进步”。按照国家局的指示和行业要求,我院清醒地认识到行业保持品牌快速发展的态势是科技充分体现价值的战略机遇期,烟草控制的压力使我们面临更大的困难与挑战,需要深刻思考形势与任务,认真总结成绩与经验,积极反思问题与不足,全面制定计划与方案,面向市场,面向企业,面向品牌的创新质量和实际贡献应是龙头作用是否发挥的评价导向。

二、不断完善创新机制,努力实现“上水平,创一流,求突破”

(一)重视积累和归纳,形成一系列应用基础研究成果。

按照以课题组为基本单元的组织管理模式,实施以全面绩效考核为重要手段的奖罚激励措施,通过不断调整绩效考核权重,鼓励课题组开展以科研项目为主要载体的科技创新活动,引导科技人员更加注重申请和承担包括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局科技重大专项等在内的应用基础性的科研项目,并加强科研项目的全过程管理,促进高质量成果的产出。近几年来在国家局科技司等部门的牵头组织下,努力做好以我院为技术依托单位的“中式卷烟制丝生产线”、“卷烟减害技术”和“卷烟增香保润”等行业科技重大专项的组织实施工作,努力做好牵头承担的20个科技重大专项项目的具体实施工作,对项目课题指派专人跟踪协调、定期召开领导小组和学术讨论会议监督检查、重视总结积累归纳,目前部分项目已经完成研究工作任务,形成了一系列具有推广价值的成果,已经或正在积极同行业内企业沟通,加速推进相关成果在卷烟品牌中的应用。高度重视卷烟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针对行业发展需求,充分发挥各相关领域综合优势,协同行业相关机构,集中力量攻关,精心组织开展添加剂安全性评估工作,圆满完成阶段工作任务;“烟用材料安全性控制体系研究”项目,制定了烟用材料许可使用物质名单,以总公司标准形式下发至全行业施行,对行业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产生了重要影响,有效保障了卷烟产品质量安全。

2012年我院牵头承担的3项总公司重点项目及9项重大专项项目在国家局组织的检查评估中均取得了优良成绩;首次承担的1项国家863计划课题——“纳米增效肥料技术研究及产品创制”顺利通过科技部验收,首次承担的2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食品中热反应伴生危害物毒理学检测及风险评估关键技术研究”及“沙化治理生态产业技术集成与示范”进展顺利。“烟草热湿处理特性在线分析装置”及“叶丝加料技术与应用研究”分别获得中国烟草总公司技术发明及科技进步二等奖;出版《香味化学与工艺学》、《烟用材料生产技术与应用》等专著7部,在各类期刊、国际会议发表交流论文153篇,其中被SCI、EI收录25篇,论文质量大幅度提高。

(二)重视凝练和提升,获得一系列自主知识产权。

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工作,通过健全机构、设置专职及兼职管理人员、加强宣传、制定规划、出台管理办法、强化奖励激励等多种手段,不断增强科技人员的知识产权创造及保护意识,重视科研开发活动中知识产权成果的凝练和提升,促进自主知识产权相关成果的产出,在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管理和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优异成绩。自2006年设立知识产权领导小组加强管理以来,职务发明申请量和授权量连年持续增长,并注重以发明专利为主,不断提高专利质量。截至2012年年底,全院申请2项国外专利,申请国内专利总量达到612项,其中发明专利423项,实用新型专利189项,发明专利申请已超过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的两倍;获得国外专利授权1项,国内专利授权346项,其中发明专利174项,实用新型专利172项;拥有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达43项。特别是2012年,实现年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双双突破一百,申请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154项,获得授权106项。我院知识产权工作成绩名列河南省科研机构前列,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河南省和郑州市知识产权局的高度认可,于2006年成为郑州市专利示范企业,2009年成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企业并于2012年通过验收,2010年成为河南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2012年成为河南省发明专利倍增计划资助企业,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战略推进计划项目配套资金资助,加大专利转化方面的引导和鼓励,使知识产权能够更有效应用于行业,为促进行业自主创新和后续发展提供有效支撑。

(三)重视基因中心建设,初见成效奠定持续发展基础。

基因中心成立两年多来,始终按照国家局要求,不断理顺建设思路,努力调整工作布局,积极创新体制机制。我院把基因中心作为“特区”进行管理,在人才、机制、考核等各个方面进行了全新探索和实践,努力推进各项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专门针对基因中心制订出台了11项管理办法,管理和运行机制更加灵活科学高效。特别是通过积极探索人才选择、引进、培养、激励、使用的灵活机制,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一支“以固定在编人员为基础(长期聘用合同)+引进短期聘用人员(签订1-2年聘用合同)+聘请客座专家(签订聘用合同每年在基因中心工作1-2个月或签订目标任务合同)+成立专家顾问团(基因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流动科研人员(博士后、在读硕博研究生)”组成的聘用形式多样化创新团队,对不同类别人员分别采用年薪制、协议工资制、绩效工资等多种灵活的薪酬与绩效挂钩的激励考核机制,为中心发展建立了一支充满活力的科技队伍。

在国家局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科技司的精心指导下,基因中心承担的烟草生物信息学、代谢组学、基因表达谱等3个平台建设进展顺利。中国烟草基因组数据库1.0版继2012年3月面向行业开放运行后又进行了持续完善,首次整合了国际最完善的烟草基因组数据和分析结果以及基因芯片等数据,具有完善的用户注册、认证、分级授权等安全机制和后台内容管理系统,为烟草基因组数据的有效使用和后续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提供数据和平台支撑。首次搭建了烟草代谢组学研究平台,建立了烟草代谢组学研究12项分析方法操作规程,积累了4000多份烟草样品的基础数据,检测到烟草代谢物数量超过1000种,标志着烟草基因组计划重大专项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2013年1月,烟草全基因组基因芯片(Tiling)制作完成,覆盖了36728个林烟草和绒毛状烟草高度同源基因、38406个林烟草和绒毛状烟草非高度同源基因、18966个栽培烟草基因,烟草基因探针集总数为2190855个,是现有烟草基因芯片中探针密度最高、覆盖基因数最多的芯片,成为全球第一套基于全基因组水平的高密度表达谱芯片。

(四)重视科研成果转化应用,面向企业品牌需求提供高水平技术服务。

我院始终把促进科研成果在行业内推广应用,促进提高行业整体科技水平作为根本任务。特别是把握近年来行业品牌快速发展对科技需求的时机,努力发挥各领域综合优势,以多种方式深化与行业企业的技术服务与合作,与行业内绝大多数卷烟企业、复烤企业、烟机企业、各级烟草公司、烟叶基地等保持着广泛的、密切的技术合作,技术服务合作范围不断扩大,合作方式不断创新,合作和技术服务项目数量逐年上升。加强建立产学研密切合作互补机制,相继与湖北、福建、河南、上海、广东、山东、川渝等10余家中烟工业公司及省烟草公司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上海烟草(集团)公司在我院设立了“烟叶原料研究四室”;湖北中烟黄鹤楼科技园设立了郑州院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与广东中烟、华南理工大学联合共建“烟用植物资源化学与化工工程实验室”,成为地方政府批准成立的省级工程实验室之一;与湖南中烟合作设立了“烟草工艺研究联合实验室”;与福建中烟共建“七匹狼品牌烟草工艺联合实验室”;与河南中烟共建“卷烟增香保润联合实验室”;与广西中烟、河南中烟签署客座专家聘请协议,选派工艺、化学等方面科技专家到企业技术中心工作;为行业培养输送烟草农业、烟草工艺及烟草化学方向的博士研究生4人、硕士研究生105人;在上海、昆明、杭州、武汉、龙岩、绵阳、曲靖、郑州、南京、徐州、新疆、宁波、南通、楚雄等卷烟、复烤及滤棒生产企业技改中中标承担工艺设计任务。2012年全年签订技术服务合同数量和规模都达到历史最好水平。在与行业内企业的全方位合作中,促进了我院科研工作更好地面向市场、面向品牌,推动了新技术成果在企业的有效转化和应用,带动和提高了行业广大科技人员的整体水平。

(五)重视“三个中心”权威作用发挥,有力指导和支撑行业发展。

质检中心正式作为独立法人运行,机制更加灵活;按照国家局对产品质量监督工作“全面覆盖,突出重点,有的放矢”的总体要求,圆满完成各项质量监督检验任务,发挥出牵头、指导和监督作用;组织行业实验室能力验证,举办各类培训班,确保行业在岗技术人员知识及时更新,检验能力不断进步;积极有效参加控烟缔约方大会、指南工作组会议、世卫组织战略计划研讨会和实验室网络方法研究工作,针对性地提出有利于我国烟草行业建议和意见,维护了国家利益和消费者利益。科技信息中心咨询与信息综合服务面进一步扩大,信息资源用户和理事会单位数量增加;《烟草科技》质量进一步提升,影响力持续扩大,继续保持《CA》收录期刊、中文核心期刊和科技核心期刊地位,复合影响因子达到1.103,综合影响因子在25种轻工业类期刊中排名第1,印刷版发行量和中国烟草科教网等四大类信息资源总量逐年增长。配合国家局在工商系统开展科技创新效果评价中提供有效方法和科学依据,为上级决策发挥了重要作用。标准化研究中心围绕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构建和完善加强研究;完成“烟用材料使用卫生标准体系”等标准的制定,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扎实推进;对重点烟区烟叶标准化生产实效进行考评,总结工作的主要成效和经验,烟叶标准化生产工作取得进一步实效;制定卷烟品牌许可生产、清洁生产实施指南,有效规范了品牌合作生产,推进了行业节能降耗工作;标准化委员会秘书处工作积极有效,对行业标准化各项战略任务的完成充分发挥出牵头指导作用。

(六)重视国内外深入合作交流,不断提高研发水平和综合素质。

注重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目的的开放、交流、合作,通过联合申报项目、高端人才培养、互派访问学者、聘请客座专家、承担开放课题、举办学术报告等多种形式,与国内外相关领域知名高校、科研机构、烟草企业等开展合作,引进借鉴各种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提高我院科研人员的研发水平和综合素质。利用我院专家委员会、工艺、化学重点实验室及基因中心学委会聘请了一批两院院士及行业内外高水平专家学者、教授为委员,定期在举办学术报告会,参加相关项目评审和为学科发展方向建言献策。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中科院研究所等专家教授被聘请为客座研究员,定期来我院进行学术指导;与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和东南大学联合培养烟草化学和烟草工艺方向博士研究生。注重追踪国际科研前沿,实质性参与国际烟草科学研究合作中心(CORESTA)11个分学组或项目组工作,发挥我院科技骨干当选并连任科学委员会委员作用,邀请并于2012年6月首次在中国组织召开了科学委员会会议;邀请来自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西肯塔基大学、北卡州立大学、弗吉尼亚大学、Battelle公司西北毒理学实验室等高校及机构的专家学者来进行学术讲座和交流,与雷诺公司和英美烟草公司洽谈开展实质性合作;与韩国烟草人参公社中央研究院建立了良好的交流平台,连续成功举办了7届烟草科技联席会议并互派访问学者;聘请国际知名烟草专家来院签约工作;与菲莫国际、英美烟草、日烟国际等世界知名烟草公司定期交流,共同应对来自FCTC的压力。不同形式的国内外交流与合作,一方面促进了我院学科发展、人员素质及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为科研工作不断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另一方面也逐渐扩大了我院乃至中国烟草在国内科学界及国际烟草科技舞台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三、进一步发挥好科技“龙头”作用的几点思考

(一)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的前沿引领作用。

郑州院已经走过了55年的发展历史,具备几代烟草科技工作者长期积累沉淀的智慧潜力。现在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烟草行业学科带头人7名,研究员29名以及众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和高学历科技人员,同时人才培养力度不断加大,有利于人才发挥聪明才智的机制不断健全完善。随着烟草行业发展对科技支撑的迫切需求,国家局对郑州院广大科技人员提出了“引领烟草科技方向,提升研究开发水平,支撑行业健康发展”的更高要求。要进一步充分发挥院士在更高层面的影响力,围绕当前国际烟草科学研究前沿,提出和深入开展吸烟与健康等方面的应用基础研究课题,支撑行业健康长远发展。行业学科带头人要充分发挥自身科技方面的优势和影响力,在作为技术依托单位承担的“中式卷烟制丝生产线”、“卷烟减害技术”和“卷烟增香保润”等重大专项今年相继进入中后期阶段的时期,切实发挥出“依托单位”的牵头、指导和引领作用,注重积累,进行科学的分析归纳,突出重大成果产出和创新质量,注重合作,发挥产学研部门的各自优势,突出对品牌发展的实际贡献,注重成长,体现项目负责人的引领和示范作用,突出带动参加项目科技人员素质的提升。作为国家教育部认定行业唯一拥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机构,郑州院要在不断提高硕、博士研究生导师指导水平的基础上,吸取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和东南大学等机构培养人才的先进经验,继续为行业培养和输送更多的高学历烟草科技后备人才。

(二)充分发挥烟草科技多学科综合优势的整体协同创新作用

随着在应用基础研究和对外技术服务的长期积累,在国家局的科学布局和指导下,郑州院形成了烟草农业、工艺、化学和香精香料以及烟草基因研究领域,下设动态调整的十多个课题组,拥有行业科研和管理职能的质量监督检验、科技信息和标准化研究三个中心,涵盖了烟草研究开发的诸多领域和支撑保障体系,多学科的交叉综合优势和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可以从科技层面牵头组织追踪国际前沿以及提出自主创新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在国家局指导和有力支持下,加强与医学科研机构和大学等科研院所合作交流,建立多种模式和交叉学科的烟草科学技术合作交流平台,推动重大专项中关键技术的突破,创新驱动中国烟草的健康发展;可以有效地建立和利用产学研合作和成果转化平台,将多领域一系列应用基础和共性技术研究成果归纳集成,传导至企业,应用到品牌,真正起到对中国烟草的强大支撑作用。

(三)充分发挥不断完善的科技创新机制保障作用。

在郑州院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如何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保持创新的激情和活力始终是我们的工作侧重点,不断建立和完善保障和激励机制,形成了一整套鼓励竞争、奖勤罚懒的科技运行办法和方案,建立了一系列开放、交流、竞争、协作的规章制度,更加注重防止形式主义和短期行为,引导科研人员更加重视行业品牌发展的关键技术研究和取得标志性成果。确保从制度上保障有利于激发科技人员协同创新、提高水平和做出贡献,有利于圆满完成各项科研开发任务,有利于将实用性成果在品牌中得到应用。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科技运行等制度和方案,有效发挥政策导向的作用,进一步规范科研项目管理,加强内部激励约束机制,完善奖惩制度,做到严格考核;注重集成国内外和行业内外有效机制的先进之处,始终努力在科技创新机制的先进有效方面走在行业的前列。

(四)充分发挥行业“四个中心”的指导和权威作用。

加强质检中心、科技信息中心和标准化研究中心等3个行业中心发展建设,注重打造基础性、战略性综合服务平台,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质检中心要加快独立法人机制的完善和工作场所的相对独立,指导培训行业二、三级质检机构,加快信息系统平台建设,进一步拓展检测项目,提升检测能力和权威性,加强质量安全指标检测方法研究,积极推进、认真开展履约工作。信息中心要进一步强化烟草行业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形成资源丰富、功能完备、服务高效的行业资源体系,提高科技资源的共享水平和利用效率。标准化研究中心主要围绕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的更加完善开展研究,同时进一步提高国际标准化和计量检定工作水平,全力构建行业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促进行业标准化战略深入贯彻实施。国家烟草基因研究中心要在组建两年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经验,认识不足,分析原因,制定措施,在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前提下,有能力组织协调行业内外相关单位,整合良好科技资源,圆满完成烟草基因组计划重大专项,把中心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烟草基因研究机构。

(五)充分发挥定位所决定的牵头指导和组织协调作用。

郑州院在中国烟草发展的大背景下,其直属性、唯一性和综合性决定了在烟草科技工作中发挥好“龙头”作用责无旁贷,义不容辞,因此不断的努力和做出一定的成绩都是理应如此,份内之事。我们不断思考和认识到,在新的形势和新的要求下,我院整体工作的效果与创新驱动发展的要求相比,与国内外一流水平相比以及距国家局和行业品牌发展的要求仍有一定差距,高端专业性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数量仍不够,内部资源配置与团结协作的综合优势仍需加强,开放交流合作的模式和效果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努力对关键技术突破的水平和能力仍需进一步提高。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烟草行业发展对科技进步提出了迫切要求,实现战略目标任重而道远。科技“龙头”作用的发挥需要我们进一步凝聚力量,积极主动,避免精神懈怠,克服能力不足,才能在重大专项等工作中有能力、有水平、有说服力地牵头和指导,组织和协调;同时,我们会进一步认识到由于烟草科技成果重在品牌应用的特点,在行业科技创新体系中,以八个国家级技术中心为代表的很多企业科研机构学科带头人不断涌现,机制得到完善,硬件快速充实,水平能力各有所长,是郑州院加强合作交流、协同创新的重要合作伙伴,在一定层面上,我们要更加开放交流、积极参与和有效配合。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实现“技术创新上水平”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更加艰巨和繁重。忧患意识需要充满信心,责任意识重在真抓实干。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一定凝聚广大科技人员的智慧,把握烟草行业对科技进步迫切需求的机遇,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抓好今年行业科技工作会议精神和要求的落实,确保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为建设更加规范、更富效率的中国烟草做出我们应有的努力和贡献!


 

发挥条线积极性推动创新上水平

 

浙江省烟草专卖局(公司)

 

近年来,浙江省烟草专卖商业系统按照国家局“坚持方向、突出重点、持续创新、支撑发展”的创新工作指导方针,始终坚持“围绕中心、贴近一线,注重效用、提升水平”的指导思想,坚持“有用、好用、管用”的原则,着力打造“求实、务实、扎实”的工作作风,在探索中做了一些工作。现就浙烟商业系统激发条线创新活力,推进创新工作开展的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统一思想,调整创新工作理念

创新是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自“十一五”初期,浙烟商业在国家局统一部署下,围绕行业改革发展的中心工作,通过一系列理念宣贯、制度建设和工作落实,逐步形成了以省局(公司)创新领导小组牵头,各级创新主管部门推进为主的创新工作开展模式,创新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十一五”期间,浙烟商业共立项584项创新项目(其中在研27项),取得成果498项,在品牌培育、卷烟配送、打假破网、联合执法、企业文化、全面预算、工程监管等多方面取得了大量成果,为各项专业工作的不断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行业发展和创新工作的不断深化,创新工作也彰显出一些问题:一是基层反映无“新”可创——经过“十一五”的爆发式发展,不少基层单位认为创新课题已经挖掘殆尽。我们认为,创新无处不在,哪里有困难、问题、矛盾,哪里就有创新,创新是一个大概念,凡是能够提高服务质量、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的尝试或改进都应纳入创新范畴,而不能仅仅局限于科技创新。二是基层员工积极性不高——由于对创新理解不够深刻,出现为创新而创新的现象。我们认为,创新是推动条线工作的重要抓手,条线工作的发展与进步是创新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创新是为推进条线工作而“创”,而非为了创新本身。三是成果质量参差不齐——由于职能部门参与度不强,创新主管部门又无法以专业角度准确指导把关创新活动开展,创新质量有待提高。我们认为,商业创新很大程度上是条线工作的创新,唯有将职能部门推向创新主导地位才能真正提升创新质量。

为此,省局(公司)及时调整思路,转变以往以创新主管部门为主开展创新活动的工作模式,调整创新的管理主体和活动主体。其中,创新管理主体由三层次构成:企业领导为创新的倡导者和引领者,职能部门是创新的主导者,创新主管部门则为综合协调服务部门;而创新活动主体是全体员工。

二、优化流程,提升职能部门参与度

在实际工作中,创新理念的调整,关键在于强化职能部门的创新参与度,激发其积极性。为此,我们全面梳理创新管理流程,明确职能部门在项目立项、过程监控、结题验收、应用推广等重点环节的相关工作要求,具体包括:

(一)制定年度项目计划。

每年创新项目立项前,由职能部门从年度条线重点工作中提炼创新方向或课题,再由创新主管部门统筹协调,形成年度计划并统一公布,改变以往由创新主管部门为主确定年度创新重点方向的方式,增强了创新项目与行业热点、难点和重点工作的结合度,激发条线职工运用创新工具解决条线难题的积极性。

(二)把关创新项目立项。

创新项目立项申报后,先由各职能部门对本条线申报立项的项目进行内容审核,就选题、研究路线、成果预期效用性和推广性等进行把关,出具条线项目推荐意见,再由创新主管部门进行形式审核,从源头上避免重复研究、低水平项目建设。

(三)指导项目研发过程。

下达年度创新项目计划后,职能部门承担起本条线创新项目过程指导的职责。原则上职能部门在整个项目研发过程中进行不少于3次的指导把关工作,确保项目成果能达到预期目标。

(四)把关项目结题验收。

项目研究结束后,采取“随时申请、随时受理、部门初审、现场评审”的方式,先由职能部门开展项目成果书面材料的内容审核,从专业角度初步判断项目成果是否达到合同要求,再由创新主管部门就结题材料进行形式审核,最后由职能部门主导成立项目验收组开展现场评审。改变了以往一年一次的以材料评审为主的集中结题形式,有效提升了项目质量,同时由于专业职能部门的参与和认可,创新成果的可操作性和可推广性有了较好的保证。

(五)主导成果应用推广。

在项目研究结束后,由职能部门在日常调研、检查中开展项目成果应用情况的抽查,确保项目成果在项目研发地区发挥作用,创新主管部门则在在年度考核中复核创新成果应用情况。同时,每年均由职能部门为主,挑选若干创新型强、推广性好的项目成果,以项目推广现场会、将项目成果转化为体系文件等形式进行全省推广,提高资源的有效使用。尤其是要求获得省局(公司)一等奖的创新项目,相应条线职能部门原则上需承诺全省推广,二三等奖项目局部地区推广。

三、多管齐下,调动各级员工积极性

条线员工的积极参与是创新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为此,我们通过三种方式激发员工的创新潜力。

(一)丰富创新活动载体。

要调动全员积极性开展好创新工作,必须做到有组织的重点突破与群众性的小改小革并重。有组织的重点突破主要解决重点、热点的核心问题;群众性的小改小革主要是解决条线工作中的局部和个别问题,参加面最为广泛,反映创新的整体活跃度。为此,我们将QC活动、金点子合理化建议纳入创新的范畴,建立以创新项目为塔尖、QC活动为塔身、金点子合理化建议为塔基的多层次创新活动模式,通过丰富创新活动载体,提供有不同创新需求的员工相应的创新工具。

(二)建立条线指导机制。

为在员工具体创新活动中提供有效的专业指导,提升创新的成功率和成果的效用性,进而提升条线员工参与创新的热情和能力,2011年,由省局(公司)领导牵头、创新主管部门具体负责、职能部门主导,成立了由省局(公司)分管领导为主任委员、各条线业务骨干为成员,由专卖管理、业务经营和综合管理三个组别组成的创新专家委员会,并通过制定和实施专家委员会章程,建立起专家队伍有效参与创新活动的工作机制。同时,各市局(公司)根据省局(公司)创新专家委员会的构成和产生程序,成立了各地区的创新专家委员会。

(三)加强创新成果激励。

为了奖励在创新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鼓励和引导全系统积极开展各类创新活动,我们制定了创新项目奖励办法,明确创新项目的评奖程序、标准和奖励额度,制定了QC优秀成果发布和奖励办法,明确QC优秀成果的发布、评审和奖励标准,建立奖金发放追踪制度,确保奖金发放至项目主要参与人员。同时,我们将创新活动参与度及创新成果质量与员工职务晋升、岗位年度考核相挂钩,进一步提高全员参与创新的热情与重视程度。

“十一五”至今,浙烟商业累计立项业务条线项目229项,专卖条线项目166项,综合条线项目242项。共有94项创新项目获得省局(公司)创新奖奖项,其中,《烟草商业企业实现和谐高效的六有管理》还获得了第十八届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二等奖,其他另有9个项目获得地方政府、组织奖项;自2010年全面开展QC活动以来,浙烟商业累计有781个QC小组开展活动,取得成果713个,获得全国质协奖项5项、国家局奖项3项,省质协奖项23项,另有45项优秀QC成果获省局(公司)奖项。

回顾近8年来浙烟商业创新工作的发展,一把手的支持是创新稳步推进的先决条件,始终把创新放在行业各项工作的突出位置,作为贯穿各项工作的主线,也使创新真正成为了推动条线工作的重要抓手。而职能部门及全体员工的积极参与,则是创新生命力的重要保障,创新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唯有深入条线工作,才能切中要害,用创新的手段,有效地解决问题、化解矛盾。

当然,浙烟商业虽然在创新工作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但是我们清醒的认识到,这与国家局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创新工作在浙烟商业改革发展中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们将通过进一步的努力,做精、做实创新,始终坚持把创新工作与决策管理、经营管理、专卖管理、基础管理等工作紧密结合,持续激发各条线的创新活力,全面提升浙烟商业的创新能力与水平。


 

片烟气调贮存技术研究及其应用

 

福建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片烟气调贮存技术研究应用

烟叶自然醇化法常采用磷化氢熏蒸方式防治仓储害虫。磷化氢对人体健康有害,会抑制神经中枢,严重的可致人死亡。另外,磷化氢会污染生态环境,特别是不能兼具防霉和品质保持两大功能,多年来使用磷化氢,烟叶仓库害虫已产生抗药性。因此,熏蒸越来越受到相关法规的制约,有关磷化氢的残留也日益受到重视,其中《粮食卫生标准》(GB 2715-2005)中规定磷化氢最大残留限量≤0.05mg/kg,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建议谷物磷化氢最大残留限量为≤0.1mg/kg,面粉及其它成品粮最大残留限量为≤0.01mg/kg。磷化氢熏蒸杀虫除了污染环境,存在产品质量安全外,熏蒸使用时还存在职业健康和安全隐患问题。磷化氢熏蒸如果操作不当,容易引起磷化氢自燃,进而引发火灾,造成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而且磷化氢剧毒也容易造成人员中毒。虽然粮食、中药材、烟草等行业均已制定了磷化氢熏蒸安全操作规范,但是磷化氢熏蒸中毒事件还是时有发生,比如,近年发生的河南原阳磷化氢中毒事件,江苏金湖粮库磷化氢中毒事件等。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对环境保护、产品质量安全和职业健康安全的日益重视,要求减少和禁止使用高毒熏蒸剂的呼声日益高涨。2010年4月7日,美国环保署(EPA)发布了对农药中磷化铝和磷化镁熏蒸剂的限制。2011年6月15日农业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禁限用苯线磷、磷化铝、磷化镁等高毒农药的公告1586号。2011年和2012年国家局下达了《国家烟草专卖局关于全国加强卷烟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家烟草专卖局关于加强卷烟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通知》等文件严格控制产品质量安全,并要求在烟叶仓储环节逐步替代磷化氢熏蒸杀虫。因此,探索新的仓储技术以逐步、部分替代磷化氢熏蒸已成必然趋势。

气调贮存是一种仓储新技术,已多用于粮食、药材的贮存养护。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烟草行业开始尝试将密封降氧技术应用于把烟的贮存养护,但因为该方法存在降氧速度慢、过程难以控制等问题,未能在行业内大规模推广应用。本世纪初随着气调剂的研发成功,气调贮存开始成为行业研究应用的热点。气调贮存法在防虫防霉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是一种生态环保的仓储方式,但是气调贮存法在应用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醇化速度稍慢,醇化周期稍长等问题。因此,福建中烟在历经12年研究使用气调贮存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四段式烟叶醇化法。四段式烟叶醇化法预计具有较好的防虫和防霉效果,特别是可以提高烟叶的醇化质量,且醇化周期较为适宜,是一种生态环保的仓储方式,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二、片烟气调技术的主要优势

气调贮存法的主要原理是通过应用气调剂人工控制烟仓内O2、CO2、N2这3种主要成分的浓度,将仓储环境调控在低氧状态,人为制造不利于储烟中害虫和好氧性霉菌生存的环境而达到杀虫的目的。该方法围绕“安全、健康、环保、高效”的仓储理念,创新了烟叶仓储养护方式。

(一)气调贮存法的主要特点

1.生态环保。片烟气调贮存将片烟堆成码垛后用密封膜密封,然后应用气调剂控制垛内O2、CO2、N2这3种主要成分的浓度。由于所用气调剂无毒无害,气调过程中没有增加其它有害气体,因此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也不会给烟叶带来外源性污染。气调贮存彻底避免了常规仓储杀虫时磷化氢等高毒或剧毒化学农药的使用在烟叶中的残留,杜绝了由于仓库熏蒸杀虫时磷化氢排放所造成的周边环境空气质量恶化,是一种生态环保的新型烟叶仓储方法。

2.安全性好。片烟气调贮存过程中没有引入有害物质,操作过程中不会对人员产生伤害,可杜绝烟叶仓库因使用磷化铝不当引起的火灾,也可杜绝因磷化铝熏蒸对仓库内插座、开关按钮、火灾报警系统及灭火控制系统等各种设备的腐蚀。

3.平衡垛内片烟水分。气调贮存可以保持密封垛内环境湿度,有效防止干燥季节烟叶过干,潮湿季节烟叶受潮。

4.防虫防霉。气调贮存具有较好的防虫和防霉效果。福建中烟的研究结果表明,气调贮存(控制在低氧浓度条件)能有效防止烟虫交叉感染、杀死储烟害虫,防治片烟害虫效果明显;气调贮存能通过降低烟叶贮存环境氧气浓度的方式,有效抑制好氧性霉菌的生长,防止片烟霉变;在初烤烟叶的防虫、防霉效果方面,气调贮存的效果均好于常规仓储和低温仓储方式。

5.防止烟叶颜色过渡转深。气调贮存可以抑制烟叶在醇化过程中的酶促棕化反应,气调贮存下烟叶绿原酸、新绿原酸、芸香苷和多酚总量的下降幅度明显低于正常贮存条件,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烟叶颜色在醇化过程中的过度转深,并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烟叶的色度和油分。

6.延长烟叶使用期限。气调贮存烟叶醇化速度与气调贮存的氧气浓度密切相关,低氧浓度下烟叶醇化速度较慢,随着气调贮存中氧气浓度的升高,烟叶醇化速度有加快趋势。应用低氧条件下烟叶醇化速度较慢的特点,可在片烟贮存后期减缓醇化速度,以此延长烟叶使用期限(或保质期),这烟叶保质期的延长对于使用周期较长(数量较多或质量较好且希望延长使用)的烟叶意义重大,可以避免因自然醇化中烟叶过度醇化引起的品质变差、降级使用甚至无法使用所造成的烟叶浪费,减小烟叶使用期间质量(外观、感官和化学成分)的波动,从而稳定成品卷烟的质量。

7.可改善烟叶品质。气调贮存在改善烟叶醇化质量方面也具有较好的效果。当气调贮存烟叶达到适宜醇化质量(或称为品质高点)时其品质表现出高于自然醇化烟叶品质的趋势。

(二)与磷化氢熏蒸杀虫相比,片烟气调贮存还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1.节约仓库防虫与杀虫成本。据我们测算,片烟气调仓储贮存养护技术一次性投入综合养护费用约为7.80元/担/3年,而大多烟厂常规的综合养护费用约为6.10元/担/年,(磷化铝熏蒸费2.50元/担/年,磷化铝尾气回收2.60元/担/年,防潮、防霉1.00元/担/年),若存放1.5年,则每年每担可省1.35元;若存放2年,则每年每担可省约4.40元。

2.减少设备损耗。一套火灾报警系统及自动灭火系统,效用年限一般为8年左右,使用磷化铝熏蒸3年就得全部更换,而采用气调贮存方式则可避免仓库内金属设施、遥感探头、照明设施等受到腐蚀,其经济效益显著。

3.节约仓库的调湿剂及机械除湿费用(设备购置,电力消耗费用)。以龙岩烟厂为例,一般将库房存温度保持在25℃左右,15万平方米(使用面积11万平方米)的库房,每年耗电费用250万元,一个8000平方米(使用面积6000平方米)的库房,夏天温度若控制在23℃,则每天耗电费用高达1万多元。

4.减少综合养护期间的仓库损耗。据北方某厂统计,采用气调技术可降低库耗0.1%,该厂每年损耗片烟约350担,按每担成本2000元计,应用气调技术进行片烟贮存养护可降低仓储成本70万元。

5.节约人工费和管理费。以华南某厂库房为例,未采用气调技术,须要3人管理库房,而采用气调技术只需要1人管理,此库房存30万担烟叶,人工管理费用由原来的45万元减少到15万元,节约成本1.00元/担/年。

6.在烟叶提质、保质方面可以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片烟气调养护技术是一种综合养护技术,不仅体现在杀虫、防霉方面,更重要的是在提质、保质方面。气调贮存可以延长片烟的保质期,避免因自然醇化中烟叶过度醇化引起的品质变差、降级使用或无法使用所造成的烟叶浪费。

7.社会和生态效益良好。由于气调技术安全、环保、低碳,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三、《片烟贮存养护 气调贮存法》标准宣贯

《片烟贮存养护 气调贮存法》(YC/T 322-2009)是福建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牵头完成制定的行业标准,于2011年获得中国烟草总公司标准创新贡献三等级。该标准围绕“安全、健康、环保、高效”的仓储理念,创新了烟叶仓储养护方式。应用该标准中的气调贮存法贮存烟叶,可避免仓储杀虫时剧毒农药的使用引起的残留,防治害虫,防止霉变,杜绝烟叶仓库因使用磷化铝不当引起的火灾,杜绝磷化氢对人体的危害,该标准于2010年至2012年间在郑州、北京、龙岩和南宁等地进行了多次宣贯。

随着标准宣贯的深入开展,气调贮存逐步在烟叶仓储中得到推广应用。自2001年起至2012年底气调贮存养护技术累计处理烟叶1200万担左右,先后有福建、上海、山东、贵州、湖南、湖北、川渝、陕西、广西、广东、浙江、云南、河南等工业企业进行试验和实际应用,均取得良好效果,无虫蛀、霉变、品质变坏的现象发生。菲莫公司在龙岩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参观气调仓库后也对气调贮存技术非常重视和高度认可,并要求其在龙岩、长沙烟厂使用的片烟和烟丝均要采用气调法贮存。

四、四段式烟叶醇化技术

目前,在应用片烟气调贮存技术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比如,相关技术参数不够精细、系统,部分企业没有因地制宜地设定技术参数,造成醇化速度稍慢、醇化周期稍长等问题。因此,为进一步发挥气调贮存技术在“提高烟叶醇化质量,改善烟叶品质”中的作用,实现用片烟气调贮存替代磷化氢熏蒸,需要开展后续的针对性研究。

四段式烟叶醇化法是福建中烟在12年采用气调贮存法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烟叶醇化新方法,是对气调贮存法的进一步优化和延伸。该方法将烟叶醇化过程依次划分为自然醇化、气调防霉杀虫、气调醇化和气调保质四个阶段,并在每一阶段采用不同的醇化技术来防止贮存烟叶的霉变和虫蛀,保证贮存烟叶的醇化质量,延长已达到适宜醇化质量的片烟的使用时间。四段式烟叶醇化法预计可进一步提高烟叶的醇化质量,并且使醇化周期较为适宜。

目前,福建中烟已立项开展了《四段式烟叶醇化及综合养护技术研究》项目研究,以期实现用片烟气调贮存替代磷化氢熏蒸,为实现绿色、环保、安全、优质的片烟贮存提供技术支撑。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气调醇化阶段参数优化及其贮存片烟的醇化期研究;(2)气调保质阶段适宜的技术参数研究;(3)磷化氢熏蒸对片烟质量安全性的影响;(4)四段式烟叶醇化技术研究与应用;(5)四段式烟叶醇化技术及综合养护管理规范的建立与完善。通过该研究,预期达到以下目的:(1)有效预防烟叶虫蛀和霉变;(2)提高贮存烟叶的醇化质量,实现“向仓储环节要质量”的目的;有效避免磷化氢等高毒化学物质应用,提高贮存烟叶的质量安全性;(3)延长仓储片烟的保质期,提高烟叶原料的保障水平及卷烟产品的质量稳定性。(4)制定《四段式烟叶醇化及综合养护技术规范》企业标准。

 


学院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后台管理

Copyright 2012 郑州轻工业学院

郑州轻工业学院 版权所有 设计开发:郑州轻工业学院网络中心